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对新疆维吾尔族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影响,建立治疗窗为INR1.5-3.0的新疆维吾尔族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模型,并验证准确性。 方法: (1)第一部分选取120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正在服用华法林抗凝的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国际化标准值(INR)均稳定达标,目标INR值在1.5-3.0之间.抗凝指症包括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心房颤动、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及左心室血栓。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患者进行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检测。记录所有入选患者的华法林平均日稳定剂量、人口学特征、合并疾病、合并用药情况及因检测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人口学特征、合并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对华法林日稳定剂量的影响。 (2)第二部分将纳入的患者按入选时间的先后分为建模组(前90例)和验证组(后30例)。在建模组中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华法林稳定剂量的预测模型。在验证组患者中,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模型预测患者剂量,并与患者实际剂量进行比较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与国际华法林药物遗传药理协会(IWPC)推荐的、Huang等在中国汉族人群建立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进行比较,验证在验证组人群的准确性。验证不同抗凝指症患者中的预测剂量准确性。 结果: (1)CYP2C9、VKORC1两种基因多态性共可以解释56.3%的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华法林剂量个体差异,其影响程度大于合并用药、合并疾病及人口学特征。 (2)本研究通过基于建模组90例患者的信息建立的目标INR值为1.5-3.0的新疆维吾尔族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预测公式为:Dose=3.642+0.910×VKORC1-1173TC+1.774×VKORC1-1173CC-2.660×CYP2C9CC+0.991×吸烟+0.021年龄(岁)。该模型可解释35.3%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个体差异。 (3)验证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剂量预测模型在验证组患者中的预测剂量与患者的实际剂量没有统计学差异(3.05±0.89 VS3.01±1.46),其中50%的患者华法林预测剂量为理想预测剂量,20%的患者预测剂量偏低,30%的患者预测剂量偏高;IWPC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在验证组患者中的预测华法林剂量低于患者的实际剂量比例较高,占46.7%,有33.3%的患者为理想预测剂量。Huang等研究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在验证组患者中的预测华法林剂量与患者的实际剂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40%的患者为理想预测剂量。本研究模型在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中预测剂量为理想预测剂量的百分比为70%。 结论: 1.CYP2C9与VKORC1基因多态性是影响新疆维吾尔族患者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主要因素。 2.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应用于不同抗凝指症(瓣膜置换术后、房颤、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左心室血栓)的新疆维吾尔族患者,但因样本量少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还需在加大样本量的人群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