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超临界CO染色技术与传统的染色工艺相比有染色时间短、效果好、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绿色染色”技术。本文采用动态平衡型超临界CO染色装置,在染色温度70-140℃,压力14-26MPa,染色时间5-80min范围内,分别用分散红343和分散蓝366对退浆和未退浆的涤纶织物进行了染色。实验结果证明:染料上染量和涤纶表面深度K/S值随时间、温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压力不变(20MPa)时,K/S值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临界CO<,2>染色技术与传统的染色工艺相比有染色时间短、效果好、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绿色染色”技术。
本文采用动态平衡型超临界CO<,2>染色装置,在染色温度70-140℃,压力14-26MPa,染色时间5-80min范围内,分别用分散红343和分散蓝366对退浆和未退浆的涤纶织物进行了染色。
实验结果证明:染料上染量和涤纶表面深度K/S值随时间、温度、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压力不变(20MPa)时,K/S值在110℃时基本达到饱和,温度不变(120℃)时,K/S值在18MPa时基本达到饱和。织物表面的浆料对染色的效果和匀染性影响不大。低温或低压时,退浆织物中的染料上染量和K/S值略低于未退浆织物,温度、压力升高,结果相反。染后涤纶织物的耐水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能达到传统水染染色效果。
分散红343在涤纶织物和超临界CO<,2>间的平衡分配系数K<,eq>随超临界CO<,2>密度的升高而下降;CO<,2>密度不变时,K<,eq>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用分散红343和分散蓝366混合物在超临界CO<,2>中进行拼色染色,分散红343在涤纶中的上染量约为单独用于染色时上染量的51.5%,而分散蓝366在涤纶中的上染量约为单独用于染色时上染量的93.0%。混合染料的总上染量,小于两个染料单独染色时各自的上染量之和(平均比例为70.4%),但却大于任何一个染料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是分散红343的149.4%,分散蓝366的140.8%)。
采用“卷层法”对分散染料在涤纶织物中的扩散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染料在涤纶织物中的扩散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力的增高而增大。
其他文献
本文集中探讨方东美以生命为本体所建构的生命美学。方东美在融会古今中西生命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独具一格的理论体系——生命本体论,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精神,以“普遍生命”这个基本概念为中心解读美学思想的重要问题、探讨中国艺术精神内在的生命智慧,进而创建了自己的生命美学体系。全文力求从本体建构、生命美学观、艺术观中的生命精神三方面去探析方东美的学思脉络和治学路径,从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一种有
“他”见于先秦,在先秦两汉表示他称或无定指称,至唐代转变为第三人称代词,并且在唐代出现了虚化用法。包含虚化“他”的“V他R”式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语形式,这类结构形式与一般的“VR”式动宾短语和动补短语不大相同,与“V他R”双宾结构也有很大区别,有着独特的语义语用功能,然而语言学界对这种结构的关注却很少,对虚化的“他”的研究也不够充分。本文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V他R”式进行描写、分析
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应用前景广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逐渐在居民屋顶安装和应用。户用光伏发电监控系统是实现数据采集、执行控制操作和存储数据信息的现代化工具,可以采集光伏电站输出的电流、功率,按程序要求切断逆变器,存储故障信息,有利于客户和运维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 目前,户用光伏发电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一
随着移动计算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走入人们的生活,移动设备支持多样多样的应用程序,比如新闻纸阅读,电子营销,在线购物和在线业务等等。但是,移动设备的有限资源是移动设备及其应用广泛使用的最大瓶颈。因此,研究移动设备电池的能量管理,为移动应用程序提供更持久的能量,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展示了一种使用异构电池或能量存储单元用于多个智能移动设备的新方法,以优化系统的运营成本。智能移
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聚合物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TB7/PC71BM电池具有优异的吸光能力,短路电流和效率可以做得很高,值得人们仔细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即为 PTB7/PC71BM聚合物电池的制备和优化,并探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条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结论如下: 1.退火会严重破坏 PTB7/P
路径规划技术是移动机器人导航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和环节,如何在有效的躲避障碍物的同时规划出代价最小的路径,以此指导机器人移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全局路径规划就可以在躲避障碍物的前提下使得规划出的路径代价最小。本文研究此问题时所用方法为:将取得的有关环境信息的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处理,然后搜索路径时提出了新的解决路径规划问题的算法即磁性细菌优化算法,该算法无论从收敛时间还是搜索路径的稳定性方
光表面催化反应是将太阳能转存为化学能的重要技术途径.本文针对其中光催化材料和光催化反应两个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一方面,以Cu/MO-TiO(M=V,Cr,Fe,Zn和Cu)系列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探讨了复合效应对材料化学构造和能带结构匹配的影响规律;另一方面,以CO和[CH直接合成丙烯酸这个重要的原子经济型反应为目标,深入的研究了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属光催化材料的化学构造和能带结构与其吸附性能和
进入21世纪,能源和环境己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两大课题,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能量巨大。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载体,氢气燃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从长远角度解决人类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氧化钛是目前研究的最广泛的光催化材料,近几年来,为了提高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和其在可见光区的吸收性能,在降低氧化钛的带隙能方面开展了很多研究.本文采用原位湿化学方法和
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制备高密度球形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的一种新方法——碳酸盐共沉淀法。通过碳酸盐共沉淀前驱体的热重分析(TG),并结合X射线衍射(XRD)分析,确定了前驱体的预烧温度应该在600℃。考察了不同煅烧温度(800℃、850℃、900℃、950℃和1000℃)对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在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带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聚醚柔性链段的长链型硅烷偶联剂。利用这种长链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将其添加到紫外光固化胶粘剂中,考察对胶粘剂的粘度、固化速率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新型长链硅烷偶联剂—甲基丙烯酰基聚烷氧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分为两步:首先将烯丙基聚醚(APP)与三乙氧基硅烷,在氯铂酸的催化下,通过硅氢加成得到端羟基聚烷氧基硅烷(HPPTES),进一步以三乙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