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70年代末,我国开始从“原油自给国”全面转向“原油净进口国”。预计到2025年,我国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5%,其中原油依存度将超过70%。燃料乙醇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全国共上马玉米、陈化粮燃料乙醇项目5个,合计生产燃料乙醇约183万吨;随着我国陈化粮的消耗干净,同期国际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是导致我国06~08年粮食价格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安全,我国燃料乙醇生产禁止使用粮食作物生产,这一举措奠定了我国走向非粮燃料乙醇道路,这也促使2008年广西北海建成投产全世界第一座非粮(木薯)燃料乙醇厂,填补了相关技术的空白,更促使我国在1.5代非粮乙醇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已经跃升为全国成品油消费第一大省,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也频繁导致我省“油荒”现象;而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的省份,广东省对机动车尾气处理,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对此,在广东省推行“燃料乙醇替代政策”,实现替代部分成品油消费具有重要意义。2007年广东省启动了《广东省生物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2008年,省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十二五”广东省燃料乙醇发展规划》、《“十二五”广东省燃料乙醇项目规划种植基地》。200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委托“中信国际咨询公司”赴我省肇庆、湛江实地考察燃料乙醇项目规划,并于2010年3月原则上同意广东省全省规划实施5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经过近6年的反复摸索探讨,广东省燃料乙醇项目迟迟未能落地,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在我省明显滞后,其制约因素多种多样,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技术AHP模型”进行分析,借鉴广西燃料乙醇项目成功经验,提出了广东省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新对策及建议。论文首先概述了国外主要燃料乙醇生产及使用国发展现状,介绍了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状况;其次,针对我国实施“非粮燃料乙醇”战略的特殊性,对广西北海木薯燃料乙醇项目进行分析,总结了北海木薯燃料乙醇项目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广东省燃料乙醇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取相应影响因素,导入“AHP模型”,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最终提出推进广东省发展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新的对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