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进洞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enc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尤其在西部山区修建隧道,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隧道施工难度大。洞口段一直被视为隧道的咽喉,与其他段相比具有埋深浅,围岩一般风化严重且破碎的特点。再加上高速公路隧道开挖断面大,隧道进洞施工过程中,极易引起洞口坍塌、大变形等工程事故。因此对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的进洞技术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某新建双向六车道隧道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隧道进洞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总结浅埋大断面软弱围岩的特性及变形的影响因素,同时对隧道进洞技术的超前支护、隧道开挖方法以及支护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2)以依托工程洞口段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四种不同施工方法结合超前管棚支护的进洞开挖模型,分析不同施工方法开挖过程中对洞口围岩变形、围岩应力、初期支护结构应力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侧壁导坑法完成开挖后,引起地表沉降、隧道拱顶下沉及周边收敛最大值分别为:9.02mm、22.77mm、13.51mm,比其他工法变形更小且未超过规范允许值;同时围岩应力初期支护结构应力均小于其他工法。因此,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结合管棚超前支护作为进洞方案。(3)对依托工程采用本文建议的进洞方案,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结合洞口段YK159+360、YK159+370断面监控量测的拱顶下沉、周边收敛以及地表沉降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测值与模拟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围岩的变形规律基本一致,验证了隧道所建议的进洞方案可行。
其他文献
1 调查目的 2002年12月份开始,我市及周边县市养鸡场发现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处理不当的,给养鸡户造成经济损失极大.就此,作为兽医部门,我们对该病的发生原因和该病的控制
<正>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年会在北京举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出席会议并讲话。杜占元指出,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
中华全国总工会22日表示,元旦和春节“两节”期间,各地工会将积极参与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确保农民工返乡前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在2017年送温暖工作新闻通气会上,全总权
工程物资是构成工程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工程投资比例的70%左右,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或企业规章制度的要求,大量工程物资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纯相LiFePO4、碳包覆的LiFe1-xMnxPO4(x=0.0,0.1,0.3,0.5)5个样品.利用XRD、SEM、VSM、XPS及CT-2001A对材料的结构、形貌、磁性和电化学性能等进行测量.实验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具有有效性的知识表征工具,其可以借助颜色、图形、关键词等来同时激活学生左右脑,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等。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