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字句具有丰富的语义功能及下位句式,是汉语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基本句式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的偏误率比较高,而且偏误情况比较复杂。以泰国中级水平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有”字句的范围界定、语义功能以及下位句式等作了梳理和总结,并收集整理了泰国中级水平学生的作文语料,考察了语料中的“有”字句偏误情况,对偏误进行了分类,进而探讨分析了偏误成因。在偏误分析及偏误成因总结的基础上,本文为针对泰国中级水平学生的“有”字句教学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和课堂教学方法。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泰国中级水平学生的“有”字句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有”字句的本体研究现状及偏误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等作了说明。第二章的主要内容为泰国中级水平学生的“有”字句偏误分析。在本章中,我们统计了泰国中级水平学生语料中的“有”字句使用情况及偏误情况。依据偏误类型的不同,我们将其分为遗漏偏误、错序偏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有……是……”句式偏误以及“‘有’的否定形式”偏误等六类,并逐类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主要从“有”字句特征分析、汉泰语言对比等角度出发,探讨泰国中级水平学生的“有”字句偏误成因,并将泰国中级水平学生的“有”字句偏误成因总结为母语负迁移、“有”字句自身的复杂性、学习者自身因素、课堂管理因素以及教学因素等五个方面。第四章为教学建议的提出。在本章中,我们依据泰国学生“有”字句的偏误类型及其成因,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对比的原则以及精讲多练的原则等三个“有”字句的教学原则,并就“有”字句的教学法进行了一些课堂教学设计。最后是文章的结语,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一些发现以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