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及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85%,其中超过50%为肺腺癌。晚期NSCLC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仅15%左右,超过半数的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肺炎型肺腺癌是一种依据胸部影像学表现命名的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其病理类型为肺腺癌,而影像学上常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阴影,类似肺炎改变,缺乏肺癌常见的肿块特征。其临床表现无显著特征性症状,常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增加,肺炎型肺腺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我们总结分析了72例经细胞学、组织学病理明确的肺炎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学特征等,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目的探讨分析肺炎型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等,重点总结分析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对肺炎型肺腺癌的诊治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0年5月至2016年1月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的72例肺炎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病理学特征。结果72例肺炎型肺腺癌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48例,男女比例1:2;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61.4±11.1)岁。每位患者均至少行1次胸部CT平扫,部分行胸部增强CT扫描。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39例,胸闷气急19例,发热15例,胸痛8例,无症状者18例,均于体检时发现。实验室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少数患者炎性指标升高,大部分患者肿瘤指标不升高。胸部影像学表现以单肺叶病灶多见,病灶特征主要为实变、磨玻璃影、支气管充气征、空泡或蜂窝状改变等,增强CT扫描超过50%的患者可见病灶内血管造影征。确诊有赖于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其中以经皮肺穿刺活检阳性率最高,达96.1%,病理结果均为肺腺癌。结论肺炎型肺腺癌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主要为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发热、胸痛等,部分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影像学表现多样,实变最多见,磨玻璃影、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等较常见,误诊率高。经皮肺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最佳非手术方案。其常见病理类型为粘液性腺癌,以EGFR突变较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