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深入探讨HCV受体CD81及其感染靶细胞、慢性感染与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机制,在预防丙型肝炎感染、提高HCV临床治疗水平和监测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5例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和2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81、CD4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CHC感染者和对照组血清中自介素2的含量,结合RT-PCR法检测外周血清中HCV-RNA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分析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细胞和HCV-RNA、CD81淋巴细胞和CD3+CD4+CD81+T细胞,两组中CD3+CD4+T细胞和IL-2,感染组ALT和AST、HCV-RNA和ALT、AST,ALT、AST分别与CD81+细胞、CD3+CD4+T细胞、CD3+CD4+CD81+T细胞之间的关系,探讨HCV感染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调变作用及感染慢性化的机制,并为制定丙型肝炎的防治方案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选取2008年1月到10月在济南市传染病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治疗的CHC患者55例,其中男3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0岁,均有输血或输血制品史,感染史至少在一年以上。慢性HCV感染的诊断符合2000年9月西安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根据为:血清ALT升高、血清抗HCV抗体阳性和HCV-RNA的测定为>0×103copies/ml。所有病例近3个月内未使用免疫调节剂,均无HAV、HBV、HEV或HGV感染,亦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急慢性肝损害。查体中心接受查体的正常健康人群25例,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41岁。分别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三色荧光染色法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81、CD3+CD4+T细胞、CD3+CD4+CD81+T细胞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CV感染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2的含量。逆转录酶PCR(RT-PCR)法检测HCV感染者血清中HCV-RNA的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清中ALT、AST含量。
结果:
1.55例CHC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2.55例CHC感染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
3.55例CHC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CD81+T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
4.55例CHC感染者血清中IL-2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
5.55例CHC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分子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HCV-RNA的含量呈明显正相关性r=0.474,P<0.01,与CD3+CD4+CD81+T细胞呈明显正相关,r=0.581,P<0.01;感染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IL-2的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78,P<0.05。CHC感染者血清中ALT与AST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857,P<0.01;ALT、AST和HCV-RNA,ALT、AST与CD81+细胞、CD3+CD4+T细胞、CD3+CD4+CD81+T细胞之间未发现具有相关性。
结论:
1.CHC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分子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与HCV-RNA的含量呈正相关,提示作为HCV感染靶细胞的受体,HCV的持续存在促进细胞表面CD81的高表达。
2.CHC感染者外周血中CD81高表达同时,CD3+CD4+T细胞的表达水平和血清中IL-2的含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且血清中IL-2的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T细胞表达呈正相关。说明CHC感染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HCV感染发生后,CD3+CD4+T细胞数量降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减少,不能持久、广泛地发挥其辅助作用,从而参与感染的慢性化。
3.CHC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高表达同时,CD3+CD4+CD81+T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由于CD81既是信号传导分子又是HCV感染靶细胞受体,所以CD3+CD4+T细胞中CD81的高表达可能参与CD3+CD4+Th细胞功能缺陷,导致无效CD3+CD4+Th细胞,形成免疫枯竭。
4.CHC感染者ALT与AST之间呈正相关,二者均为肝细胞损伤的指标,只是反映肝细胞炎症程度有所不同。ALT、AST与HCV-RNA含量之间不相关,说明病毒量只是病毒复制的指标,不能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与CD3+CD4+T细胞、CD81分子及CD3+CD4+ CD81+T细胞之间不相关,说明了虽然CD4+Th细胞参与HCV感染的慢性化,但机体CD4+Th细胞免疫水平不能反应肝脏炎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