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对大鼠循环成纤维细胞作用的体外实验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9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成纤维细胞的来源,除传统的组织来源外,外周血液来源也得到了证实。循环成纤维细胞(circulating fibrocytes,cFb)可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志并合成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以I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 Collagen-Ⅰ)、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Ⅲ, Collagen-Ⅲ)、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为主要鉴定标志,它具有合成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因子以及递呈抗原、收缩创面、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能力,参与促进损伤愈合及局部组织纤维化的作用。现已证实血液循环系统存在少量cFb,对于游离Si02粉尘对循环成纤维细胞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实验应用逆转录PCR法测定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mRNA表达水平、应用ELISA法测定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蛋白表达水平,初步探讨在体外SiO2粉尘对循环成纤维细胞的作用。目的:探讨游离Si02粉尘对循环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循环成纤维细胞在尘肺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和实验基础。方法:1.构建大鼠外周血cFb、腹腔AM体外原代培养模型,MTT法测细胞生长曲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分别受上清液刺激但未经Si02刺激和不受上清液刺激的cFb,用不同浓度游离Si02粉尘(0、20、40、60、80、100、120μg/ml)刺激巨噬细胞24 h,离心取培养上清液,并用上清液刺激cFb 24 h。2.不同Si02粉尘浓度刺激不同培养天数的cFb,采用逆转录PCR法测定其对Ⅰ型、Ⅲ型胶原、α-SMA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和ELISA法测定Ⅰ型、Ⅲ型胶原、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cFb不受上清液刺激和受上清液刺激(上清液未经Si02刺激)均在培养的第6 d开始表达Collagen-Ⅰ、Collagen-Ⅲ,在第19 d开始表达α-SMA, cFb受上清液刺激(上清液经Si02刺激)在培养的第3 d开始表达Collagen-Ⅰ、Collagen-Ⅲ,在第13 d开始表达α-SMA.2.不同浓度Si02粉尘刺激AM后的上清液刺激cFb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不加上清液组相比,20、40、60、80μg/ml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0到80μg/ml浓度组表达逐渐增加。3.80μg/ml SiO2刺激AM后的上清液刺激不同培养天数的cFb①Collagen-Ⅰ、Collagen-ⅢmRNA的表达:和第3 d比较,第9、12、15、1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9 d随培养天数增加,表达逐渐增加。②α-SMA mRNA的表达平:和第13 d比较,第19、22、25、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9 d随培养天数增加,表达逐渐增加。③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的表达:和第3 d比较,第9、12、15、1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9 d随培养天数表达增加。④α-SMA蛋白的表达:与第13 d比较,第22、25、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9 d随培养天数表达增加。结论:1.经游离SiO2粉尘刺激AM的培养上清液可引起血液淋巴细胞向cFb转化的时间提前。2.经游离SiO2粉尘刺激AM的培养上清液刺激cFb后随SiO2浓度增加存在对Collagen-Ⅰ、Collagen-Ⅲ、α-SMA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
其他文献
启动子是位于基因5′端并负责该基因转录的DNA序列.诱导性启动子中有一些对伤害、真菌侵染、紫外线照射、激素等做出应答反应的顺式作用元件,被称为模序.已在植物启动子中鉴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应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治疗;对照组应用FOLFOX4方案
根据DVB数据广播的标准,设计了底层数据广播的软件结构,以提供独立于硬件平台的软件接口.介绍了DVB数据广播标准,并讨论了系统的设计思路,软件结构及具体应用实例.
针对在电路交换的传输介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实现TCP/IP传输的技术方法;并给出了实际工业环境中应用的实例.在当前的电信网络基础中,利用本文提到的方法,实现中低速计算机广
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6)》的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葡萄、桃、香蕉、红枣、柿、荔枝、龙眼、菠萝和猕猴桃等水果产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尤其是葡萄产量首次超过桃,成为我
在适应性绩效理论基础上,对中国10多家企业的受训者进行了调查,探讨作为培训效果效标的适应性绩效的结构、个体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通过对适应性绩效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和验证
资源优化是BPR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重要内容.提出了面向对象资源建模技术有效支持BPR对资源的优化设计,并通过在一种企业建模体系的集成开发环境下的具体应用证明了此建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