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19世纪,已经有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外资银行撤出了中国市场。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外资银行又开始返回中国市场。2001年中国加入WTO,外资银行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光鲜亮丽的外资银行逐渐失去其固有地位。近几年来,中资银行发展蒸蒸日上,不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都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在此背景下,外资银行却发展缓慢,并在国内银行体系中的地位逐渐降低。花旗银行作为世界上最知名的跨国银行之一,不论其资产规模,还是业务量,在跨国银行中都处于领先地位。早在1902年,花旗银行就在中国开展业务。2007年,花旗(中国)正式注册成立。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花旗(中国)的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已经出现了在华业务量占比下滑的局面。本文将分析金融危机后,花旗(中国)出现发展问题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绪论。本部分主要从研究花旗(中国)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对研究课题进行初步介绍。第二、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概述。本部分在明确外资银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述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第三、花旗(中国)在我国的经营和发展。本部分首先介绍花旗(中国)在我国的基本发展历程,其次通过分析其基本财务状况,论述其近些年的成绩和进展,最后阐述其面临的问题和不足。第四、花旗(中国)发展宏观环境分析。本部分通过pest分析,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方面对花旗(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宏观环境分析。第五、花旗(中国)发展微观环境分析。本部分从竞争者、客户和银行自身等方面对花旗(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微观环境分析。第六、花旗(中国)发展展望和我方对策。本部分首先针对花旗(中国)的不足给出建议,其次论述中资银行对花旗(中国)变化的应对措施,最后对我国监管当局如何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