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产建设项目中会对扰动地区进行表土剥离,表土剥离实际上就是将土壤最上一层的稀缺土壤资源进行剥离、存放、回覆再利用的过程。因为其表土自身具有富含植物需要的营养价值、拥有较高的土壤肥沃再加上其资源数量的稀缺,所以需要对表土进行特别地处理。但是在表土剥离之后,其本身土壤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但通常往往只是粗略地对表土进行一个简单的理化性质评估,而不同植物的生长对土壤环境的适应性并不相同,项目不同分区的表土也会存在差异,表土理化性质会直接影响植被的恢复。因此开展对开发建设项目表土资源在水土保持措施中的配置研究,不仅可以提高表土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植被的恢复率,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增强植物措施的水保效果。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成因的因素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植物的立地因子,论述了植物措施与保护表土的关系,分析了土壤因子对植物其他立地因子的补偿作用及土壤理化性质对植物的影响。最后,以豹子溪生态廊道风光带项目为例,结合项目区植物的习性与表土的理化性质,论证了表土资源在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中的配置功能。主要结论如下:1.表土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表土与植物措施之间是互为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2.土壤理化性质因子之间以及土壤生态因子对植物其他立地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偿的功能,弥补土壤理化性质的缺陷可以有效改善植物对表土的适应性,提高植物的存活率。3.实证案例印证了上述观点:豹子溪生态廊道风光带表土理化性质对植物存在适应性,另一方面土壤因子对植物其它立地因子也同时存在某些补偿作用。在植物措施覆土时,应根据植物习性对表土土壤进行因地制宜的配置措施,这些措施对于充分利用表土的稀缺资源价值,快速恢复植被,提高植物措施的水保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总之,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因子之间的联系及土壤生态因子对植物其他立地因子的补偿作用,能使开发建设项目中表土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并在植物措施中最大限度发挥作用,进而有效的提高植被恢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