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罗鱼生长性状的SSR分析及利用AFLP技术筛选与哲罗鱼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罗鱼是我国的濒危物种,是一种大型冷水性鱼类,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种类。本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哲罗鱼生长性状及性别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使用筛选出的多态性较好的22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分析了183尾人工养殖哲罗鱼(四个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6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片段大小为109-452bp,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为3.045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522,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5835和0.5640,22个位点中,有10个属于高度多态位点,11个属于中度多态位点,1个属于低度多态位点。   基于22个微卫星标记在4个家系的183尾哲罗鱼中扩增出的图谱,确定每个个体的基因型,利用CERVUS3.0软件进行亲权分析,计算候选父母的似然估计LOD值,LOD值最大者认为是真实父母,将4个家系区分开。在4对候选父母对的情况下,鉴定出了176尾哲罗鱼子代,混养群体的家系鉴定率为96.17%。实验测量了183尾哲罗鱼的体重、全长、体长、叉长、体高、体宽、头长、头高、头宽、吻长、口裂长、口裂宽、眼径、眼间距等14种生长性状,利用SPSS11.5软件进行生长性状与分子标记的相关性分析,获得12个与至少一种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对这12个标记进行基因型间的多重比较,结果有17种基因型与至少一种性状呈正相关,12种基因型与至少一种性状呈负相关,这就为今后哲罗鱼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分子标记。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析比较了雌雄哲罗鱼之间的遗传差异。采用EcoRI/TaqI和EcoRI/Tru9I两个酶切组合,共45对引物组合对雌雄个体进行扩增,结果表明,电泳检测条带清晰丰富,两个酶切组合分别扩增出958和971个位点,多态性比例分别在4.76%~62.26%和6.98%~37.50%,研究结果未发现雌雄特异位点,但有15个位点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使用这15个位点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雌鱼聚在一起,雄鱼聚在一起。本研究积累了大量AFLP分析数据,可为哲罗鱼性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胚胎发育期、仔鱼期以及幼鱼期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的渗透压调节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不同盐度条件下,暗纹东方纯受精卵、初
Lysmataamboinensis隶属于藻虾科、鞭藻虾属,俗称白须条斑清洁虾或鞭藻虾。主要分布在印度-太平洋、红海-夏威夷岛等近海珊瑚礁地区,体色呈黄白色,背部有两条红色条斑和一条较细
在水温27.4±1.3℃,pH7.1±0.1条件下,以体长为33.23±1.66mm、体质量0.7893±0.1518g的日本沼虾幼虾为实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法,展开了Zn2+对日本沼虾幼虾的96h急性毒性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