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法家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约3万5千字,分四部分对齐法家的思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第一部分讨论了齐法家的界定、特征和流变。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它与秦晋法家的关系。第三部分讨论了它与稷下其他学派的关系。第四部分研究了它对齐国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影响。下面分部分概述之。第一部分主要论述齐法家的界定和特征及其与《管子》一书的关系。提出《管子》的主体成熟和成书于稷下学宫时期,它的作者就是当时齐地一批佚名的推崇管子的稷下学者。所谓齐法家,就是田齐稷下学宫时期,一批推崇管仲功业、主张法治的稷下学士,他们主张以法治国、礼法兼用、道法结合,从而为田齐变法求强图霸、富国强兵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因此,齐法家的思想受稷下诸家学派影响,在立足于法治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包容性。产生和成长于稷下学宫这一特殊环境下的齐法家,其思想的基本特点就是:以法为核心,兼容并包,融合儒道,将德、礼、法、仁、爱、义、利、威、信为一体,以此来为田齐政权的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理论借鉴。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它与秦晋法家的关系。法家是适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在它身上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精神。齐法家和秦晋法家作为法家中的两个主要派别都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治理国家的学说。两派除了都重视法治以外,也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的基本特征:(1)主张社会变革,反对因循守旧。(2)主张富国强兵,重视耕战。(3)主张严刑峻法,提倡赏罚分明。(4)主张中央君主集权,反对分封世袭制等。但是齐法家和秦晋法家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尤其是齐法家思想兼容儒道,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温和性,与秦晋法家“严而少恩”的面目大相径庭。第三部分讨论了它与稷下其它学派,尤其是和稷下黄老学派以及儒家学派的关系。齐法家和稷下黄老学派的关系比较复杂,因为二者都是稷下学宫中的重要派别,又都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互相影响和吸收的现象十分突出,但是,有的学者认为齐法家和稷下黄老学派是名二实一。对此笔者持不同的意见。齐法家的思想受到齐文化开放的文化传统和自由的文化政策的影响,兼容了儒家的许多思想观点,如尊德礼、尚仁义、重教化的思想,这是它区别于晋秦法家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黄侃之于中国传统文化,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既有总结又有创新,既有守成又有发展,其治学理念与方法,对于今人研治“国学”,仍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首先从黄侃的个人
企业要赢得竞争,就必须在讲究竞争的科学性的同时讲究竞争的艺术性。在竞争谋略中,应变谋略是最难把握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所谓应变,使指主体针对生存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经
农业仓库,我国古已有之。一般而言,它无非以储藏粮食,备荒恤贫为主。而本文讨论的新式农仓则不然,它是20世纪30年代出现和兴起的一种农村金融组织,主要功能在于储押放款,活泼金融。
清准议和后,清朝统治者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决定在归化城附近筑城屯兵。绥远新城修建时间、过程,史料不足,众说纷纭。本文以大量档案奏折史料,考出绥远新城是经雍正、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