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的增多,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 disease,NAFLD)已呈现全球化发病趋势,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慢性肝病的首要病因,在我国亦已成为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血脂异常是NAFLD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IR)是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而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则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的脂肪因子,研究发现其参与肥胖和IR的发生机制。本研究通过分析T2DM患者合并NAFL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以及探讨血清RBP4与NAFLD的相关性,来进一步阐述NALFD的可能发病机制,从而为NAFLD的早期发现及防治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一科住院的T2DM患者104人,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根据有无NAFLD分为NAFLD组(NAFLD组)58例和对照组(NO-NAFLD组)46例。(1)所有入选对象均抽取空腹10小时静脉血,留取血清-70℃保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BP4。(2)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史、体重、身高、腰围(W)、臀围(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BMI≥25kg/m2定为超重或肥胖;腰围男性≥85cm ,女性≥80cm定义为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3)取清晨空腹血测血糖(FPG)、血清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酶(ALT、AST、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酸(UA),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4) CT测腹部脂肪面积。(5)专人用同一台彩色B超仪进行腹部B超检查。使用SPSSl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检验各组变量正态分布情况,非正态分布资料经取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回归分析。P< 0.05判断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104名研究对象中,患有NAFLD者58名,占55.8%;NAFLD组年龄(57.1+9.9)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NO-NAFLD组年龄(56.3+10.3)岁,其中男性27例,女性19例;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2 NAFLD组W、H、WHR、BMI、皮下脂肪面积及内脏脂肪面积显著高于无NAFLD组(P<0.01)。NAFLD组肥胖者50人,为86.2%,而以W为诊断标准的中心性肥胖者为58人,占100%。3 NAFLD组SBP及DBP均高于NO-NAFLD组(P<0.05)。NAFLD组高血压患者为39人,占67.2%。4 NAFLD组血清RBP4、TG、ALT、AST、GGT及UA水平显著高于NO-NAFLD组(P<O.01),FPG、FINS、HOMA-IR及HbA1c在两组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5单因素相关分析:NAFLD与W、H、WHR、BMI、皮下脂肪面积、内脏脂肪面积、DBP、RBP4、TG、ALT、AST、GGT、UA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O.01);与HDL-C呈负相关,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8)。RBP4与W、H、WHR、BWI、皮下脂肪面积、内脏脂肪面积、DBP、TG、ALT、AST、GGT、FINS、UA呈正相关,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O.01)。6多元回归显示:W、吸烟、ALT、GGT、RBP4是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方程:LogitP=-42.802+0.292(W)+2.128(吸烟)-0.142(ALT)+0.659(GGT)+0.052(RPB4)。GGT、内脏脂肪面积、FINS、DBP是RBP4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方程:Y=-90.078+2.731(GGT)+0.003(内脏脂肪面积)-2.508(FINS)+0.950(DBP)。结论:1在本研究人群中NAFLD患病率为55.8%,提示T2DM患者为其易感人群。2血清RBP4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GGT、内脏脂肪面积、FINS、DBP是RBP4的独立危险因素,很可能RBP4通过GGT、内脏脂肪、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等参与NAFLD的发生与发展。3肥胖、吸烟、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可能是引起NAFLD的危险因素。4 NAFLD多表现肝损害,且以ALT升高为主。
其他文献
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简称鳞癌)是起源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或皮肤附属器鳞状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全部非黑素性
在中国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强势话语体系中,学科建设已成为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女性学学科建设刊发的期刊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分别对
目的:分析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SRK/T、Haigis、Hoffer Q、Holladay1以及这四种公式各自的优化公式对利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大于26.0mm眼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