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双能CTA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uw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对得到的下肢动脉双能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自动去骨后的图像进行比较,残留骨手动去除,记录各自去骨时间及对各节段血管的侵蚀度,判定斑块去除前后对血管狭窄度测量的影响,研究双能CT下肢动脉成像去骨去钙化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2)结合各种后处理方法得到的DECTA图像与DSA相比较,探讨双能CTA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分别利用双能自动去骨方法与传统自动去骨方法得到双能去骨后及传统自动去骨后的MIP图像并与DSA图像比较,记录各自去骨时间,研究下肢双能CTA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在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3)遵循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则,在双能CTA下肢动脉检查中,根据患者BMI值变换mAs值,探讨降低mAs值能否达到既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又能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目的。材料与方法:(1)对43例疑患有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的86条下肢进行双能CT下肢动脉检查,扫描范围从肾以下腹主动脉至足底,将轴位原始图像传到西门子专用工作站(syngo2008C)上,采用三维曲面重组(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得到双能自动去骨后的图像(包括去除钙化斑块后的图像)及传统自动去骨后的图像,残留骨质手动去除,分别记录各自去骨时间及对各节段血管的侵蚀度。判定斑块去除前及后对血管狭窄度测量的影响。(2)对36例疑患有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的72条下肢进行了了下肢双能CTA检查,并两周内进行了DSA检查(其中行双侧下肢检查者16例和行单侧检查者20例,共52条下肢)。DECTA与DSA检查结果采用两种方法进行比较:1、CTA数据采用双能自动去骨方法进行处理并与DSA结果比较,所有比较皆结合原始轴位未去骨图像及通过其他后处理方法得到的未去骨图像;2、CTA数据分别利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中3D及双能量分析软件进行下肢血管去骨的MIP图像处理,得到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两种处理方法去骨后残留骨质的去除时间包括在内。所有资料皆仅用MIP图像进行评价。两种比较方法中,每侧下肢血管皆被分成7个节段与DSA比较,并以DSA为金标准分析DECTA诊断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准确性。(3)对60例疑患有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进行了了下肢双能CTA检查,所有患者按照BMI相近原则分为两组,A组患者30例,皆不考虑身高、体重等因素,一律按照厂家提供的原始扫描数据进行扫描(管电压140kV、管电流47mAs及管电压80kV、管电流199mAs双球管双能量扫描),B组30例患者,依据BMI不同适当降低球管的mAs值进行扫描。分别记录两组患者选定的腹主动脉、一侧髂动脉及一侧股动脉处的噪声指数值并评价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记录其得分值,记录机器自动生成的每名患者的CTDIvol值。结果:(1)43例患者皆顺利完成DECTA检查,所得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残留骨质仅在未去除钙化斑块图像上可以观察到,双能自动去骨时间(1.86±0.28min)低于传统自动去骨时间(2.00±0.24min, P<0.01,t=-4.382);共对822节段血管进行了分析,血管侵蚀率前者低于后者,且最常发生于小腿部血管(X2=13.13,P<0.01)。(2)第一部分总共对364个血管节段进行了分析,CTA与DSA对下肢动脉狭窄程度诊断一致性非常好,K值为0.948,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64%、95.80%、97.53%,。第二部分总共对363个血管节段进行了分析,与金标准DSA比较,双能自动去骨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基本达到了90%以上,但传统自动去骨方法以上各值皆明显下降;两种重建方法对下肢动脉(小腿及大腿)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6.1%及93.4%,83.3%及68.8%,92.2%及86.1%;对小腿部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2%及91.9%,77.5%及59.0%,88.9%及81.6%。(3) A、B两组患者图像质量的优良率分别为96.7%及93.3%,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3.833±0.461及3.733±0.583,P﹥0.05,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腹主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处的噪声指数分别为18.183±3.058(腹主动脉)、14.633±3.212(髂动脉)、13.907±3.037(股动脉)及22.713±3.566(腹主动脉)、18.863±3.801(髂动脉)、18±3.757(股动脉),P﹤0.01,B组皆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BMI值分别为22.14±2.61及22.33±2.61,P﹥0.05,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CTDIvol值分别为8.461±0.332及4.823±1.197,P﹤0.01,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组,降低约40%。结论:(1)双能CTA明显优于传统多排螺旋CTA,双能去骨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腿部血管的显示率,自动去斑块功能可提高诊断准确性。(2)双能CTA能够大范围、较准确的显示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结合各种后处理方法所得CTA图像,与金标准DSA比较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双能CTA重建所得MIP图像在评估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方面与DSA有非常好的一致性,特别是在小腿部血管,较之传统自动去骨方法得到的MIP图像更加可靠。双能下肢CTA是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一种可靠的、准确性高的影像学诊断方法。(3)在双能CTA下肢动脉检查中,根据患者体重指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mAs值,即采用个性化扫描方式,可以在不影响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减少了对患者的辐射损害,建议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太冲穴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根据纳入病例标准,选取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给予中药外
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上市商业银行品牌管理是近几年银行业的重点工作,如何正确进行品牌建设,如何合理进行市场
电能作为一种使用方便的清洁能源,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行各业。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能的应用更加广泛。现代的各种用电设备,大量采用电能变换,在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
[背景及目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 AML)的特殊亚型,约98%的APL患者具有特征性的t(15
<正>肥胖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种伴发病,包括骨关节炎或退行性病变、高血压、2型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症、哮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等。随着肥胖病人病程和年龄的增长,
Web Service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分布式应用程序互动共享的重要技术平台。针对当前异构数据库在数据同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了在Web Service技术的基础之上构建
目的:通过对疏肝清火养阴法治疗高血压病(更年期女性)心肝火旺,阴血亏虚证的临床观察,探讨高血压病(更年期女性)新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思路。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高血压病(更年期女性)患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癌抗原125(CA125)对子宫宫体疾病患者患子宫内膜癌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453例子宫肌瘤患者、12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26
隐性思想政治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对象接受并内化教育者实施的思想品德要求和政治观念。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