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扇子子不仅是一种招风纳凉的实用工具,更是一种意蕴甚丰的文化器物,在历史上深深浸渍了人类文化的滋养。在扇子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实用之扇,而且发展出礼仪之扇、审美之扇的器物形态类别。礼仪性和审美性是人类造物的两种重要精神旨向,扇子这一器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设计制作,从中也能够反映出人类造物的普遍性规律。中国扇子的礼仪性设计,一方面表现为丧葬祭祀中的礼器之扇——翣,这在古代文献中有很多记载。近些年来考古发现的青铜翣,则更是礼器之扇的典型。另一方面,扇子的礼仪性设计还表现为政权制度下的礼器之扇——卤簿仪仗扇。我们借助清代所编《皇朝礼器图式》,可对这类扇器进行较为直观的考察分析和图式研究。中国扇子的审美性设计,主要表现为工艺之扇和艺术之扇两种形式。随着扇子审美属性的愈发凸显,并进步影响到扇面、扇骨艺术的独立性发展。扇面形制尤对中国画艺术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还是形成南宋“边角之景”绘画风格的重要原因。扇子这一器物的外在形式感和内在精神性,由于其高度发展和成熟,也推动了从“设计扇子”到“扇子设计”的转变。扇子的形式和精神摆脱其实体的束缚,立刻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从园林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舞台艺术等很多方面,都能看到扇子元素的大量使用。东西方扇文化呈现和而不同的发展态势,中外扇子造物在形制上就有很多相通之处。西方扇子不仅有实用性、审美性,而且也具有礼仪性。在西方政治王权和宗教神权之下,都有各式礼仪之扇的使用。作为文化器物的扇子,还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翩翩使者。当今世界各国出现的扇博物馆与扇组织,则是扇文化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