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美学智慧初探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美学理论是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在美学上的反映,生态美学是人文学科“生态学转向”其中之一,它的核心问题是要研究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就为中国的古人所认识,这反映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以及理论著作当中,主要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热爱与亲近,对生命自身的颂扬,对自然与生命、生命与生命间和谐关系的感悟。本文认为,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两部蕴含着丰富生态美学与生态智慧的著作。对两部理论著作的研究,可以窥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图景,以求为今天的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话语资源。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概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思想中的自然生态观念,以及三家思想对刘勰与宗炳的影响,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态美学智慧的哲学基础。第二章重点以刘勰的《文心雕龙》和宗炳《画山水序》为例,解析其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智慧。包括刘勰对艺术起源(包括音乐)的认识、理论论述时的生命隐喻、自然审美意识以及宗炳对自然山水审美的独到的见解。第三章归纳出生态美学的三个法则:即自然、人与艺术的法则。然后进一步分析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发现自然和回归自然为突出特征的生态美学智慧,以及这种生态智慧在当时的体现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数据素养是"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它可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力地提升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促使其专业发展范式的转变。教师数据素养由数据管理意识、数据
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管理与绿色建筑工程管理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在现有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以及管理策略。
近几年来,生猪高热病发病率渐高,严重限制生猪的健康生长发育。分析此病高发的诱因,与饲喂管理方式不合理,受病毒感染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建议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正确接种疫苗
蹀躞带是一种缀以垂饰的革带,带上钉有若干枚带銙,銙上备有小环,环上套挂若干小带,以便悬挂各种日常用具。蹀躞带源于北方草原民族的胡服,便于乘骑,后传入中原,是用来佩带刀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前瞻性,一种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有效的保护。本文将立足于湖南省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不可超越生态系统所规定的“界限”以维护“人类--自然系统”及其可持续性,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区域发展必须在自然条件和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生态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