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琴教学在中国教育史中只走过了很短的历程,钢琴教学一直沿用西欧模式或俄式教学模式,其中西欧模式较为普遍,被大众称为“学院派”,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当今社会,流行音乐是绝大多数青少年及成人钢琴学习者所喜爱的,当传统钢琴教学模式遭遇学琴者的兴趣索然时,钢琴教学的效能就会降低,如何使钢琴教学充满时代感和吸引力进而提高钢琴教学效能是撰写这篇论文的原动力,把流行音乐与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有机嫁接是撰写这篇论文的主要思路,通过研究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以及流行音乐的普遍适用性规律得出二者结合的可行性结论,从而改进钢琴教学模式,为更好地进行钢琴教学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进而应用于钢琴教学活动,提高钢琴教学效能。流行音乐的听众涵盖了各个文化阶层和各个社会领域,在不同的年龄段里,每一代人都有他心目中的流行音乐经典,也许青少年觉得爷爷奶奶们喜欢的歌是“老歌”,而他们自己所热捧的歌曲才是流行音乐,但实际上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这些歌曲对当事人而言也许就是自己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留给自己的最深刻的文化和艺术的印记,或者是音乐印记。对于钢琴教学来说,针对不同的钢琴教授对象,可以结合学习者各自对流行音乐的喜好情况开展教学,通过指导他们弹奏他们所熟悉的流行音乐,或者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带有多元音乐文化元素的流行音乐作品开展教学,进而把需要传授的钢琴弹奏技法教给他们,这样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钢琴学习的效能。在利用流行音乐达到提升钢琴教学效果的过程中,对钢琴教师的高素质要求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一个理想的能够结合学习者歌曲喜好改编针对性钢琴曲的教师,需要准确的乐理学知识,较为丰富的和声学知识,较强的视唱练耳能力,还需具备一定的旋律织体知识,最重要的一点,他还必须对钢琴技法有较为全面的掌握,只有如此这名教师才能够轻松自如地改编作品,使得学生较为轻松愉快地掌握需要学习的钢琴技法。另外,作为老年人的钢琴教材,乐谱排版时一定要经过缜密的思考,一些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不能长时间坐着看谱,因此在排版时需要用较大的字体和较为方便的翻页形式来减轻老年钢琴学习者的视觉压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教授者与学习者都觉得如此灵活运用流行音乐开展钢琴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能,那么这篇论文的目的也达到了。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教学活动的现状和意义,对国内音乐教学活动引入流行音乐方式进行相关研究,据此阐释钢琴教学也应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并对传统钢琴教学模式进行简述,探讨钢琴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难点和困扰;第二部分:探讨如何针对不同群体选择有针对性的流行音乐作品,介绍部分流行音乐作品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演奏这些作品达到学习钢琴弹奏方式的目的;第三部分:提出开展这一教学模式的操作路径,阐释开展或融入这一教学模式的难点所在,以及解决思路和建议,并介绍相关国外的成功范例;第四部分:对课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数据统计结果分析这一教学思路的可行性,希望通过这种分析和比较证明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