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的构建,我国基础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迅速发展。民族地区幼儿园应如何对本地区丰富的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日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甚少,系统和深入地专门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以湘西沅陵县为例,立足于本地实际情况,研究沅陵县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开发的基本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对沅陵县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在幼儿园的开发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开发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立足于沅陵县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发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基本构想。本研究的论述分为四部分:
一、引言。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的不足,找到自己研究的突破点,并选择研究方法,对研究进行初步的设计。
二、沅陵县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的解读。本研究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阐述了沅陵县丰富的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并总结其特点,解读其教育价值。
三、沅陵县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开发的现状及分析。通过全方位地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到了沅陵县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开发的基本情况,并对开发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四、沅陵县苗族文化课程资源在幼儿园开发的基本构想。笔者立足于沅陵县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开发方式:一是以主题为核心的整合性开发,二是以经验为基点的活动性开发,三是以环境为依托的隐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