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私权是一项关于自然人私生活安宁的基本人权,它是自然人对其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私密信息所享有的支配和控制权。法律上确立隐私权的保护制度是当代人权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加强对自然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于维护自然人的人格尊严、规范公权力的合法行使、促进人与人和谐共处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隐私权保护制度尚处在初始阶段,各项保护制度还不健全,实践中隐私侵权的事件屡屡发生,保护隐私权的要求非常迫切。 由于隐私权引入中国较晚,理论研究很不充分,相对时代要求而言显得滞后,这不利于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主要从隐私权的基本理论入手,试图阐明隐私权的权利属性、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对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对隐私权的基本概念、性质、特征等进行分析。通过对隐私权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阐明信息说最适合中国的国情:通过对隐私权性质进行分析,认为隐私权是一种人格尊严权,它的存在有效地维护和实现了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对隐私权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隐私权具有独立性、限制性、综合性的特征,并独创性地分析了隐私权的消极权能的内涵;对实践中易与隐私权混淆的两种权利进行研究,将隐私权与名誉权、知情权划清了界线。 第二部分阐明了隐私权保护的意义。指出隐私权的保护事关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对隐私权的保护可以使得自然人获得主人公的优越感和做人的尊严感;隐私权的保护还可以规范公权力的行使,使得公权尊重私权,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隐私权的保护同样可以规范私权利的行使,使得每个人都尊重他人隐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共处;隐私权的保护还可以为科技发展提供重要的道德评判标准,使科技的发展不至于成为侵犯自然人私生活安宁的工具和帮凶。 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国的隐私权保护现状。指出虽然从中国的法律里面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