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和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中分离出3株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菌株S1、S2、S3。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等手段对菌株进行了鉴定。研究了这3株菌的生长特性和降解特性,优化了菌株降解DEHP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菌株降解底物的广谱性。制备了竹炭/聚氨酯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分离的菌株固定到竹炭/聚氨酯复合材料上,并研究了固定化菌对DEHP的降解特性。菌株的鉴定和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1为代尔夫特菌(Delftia sp.),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范围为7-8,底物浓度为800mg/L;S2为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e),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范围为7-9,底物浓度为400-800mg/L;S3为金黄色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sp.),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为8,底物浓度为400mg/L。菌株对DEHP的降解工艺优化结果表明,菌株S1降解DEHP的适宜条件为:pH为8,温度30℃,投菌量为5%,底物浓度800mg/L;菌株S2降解DEHP的适宜条件为:pH为8,温度30℃,投菌量为5%,底物浓度400mg/L;菌株S3降解DEHP的适宜条件为:pH为7,温度30℃,投菌量为10%,底物浓度400mg/L。在最适条件下,菌株S1能在72h内将浓度为800mg/L的DEHP基本降解完,菌株S2能在72h内将浓度为400mg/L的DEHP基本降解完,菌株S3降解完400mg/L的DEHP需要120h。菌株降解底物的广谱性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均能有效降解DMP、DEP、DBP和DNOP,培养5d后菌株S1对DMP、DEP、DBP、DNOP的降解效率均在60%以上,菌株S2对DMP、DEP、DBP、DNOP的降解效率均在50%以上,菌株S3对DMP、DEP的降解效率达70%以上,对DBP和DNOP的降解率在40%左右。制备的竹炭/聚氨酯复合材料与聚氨酯相比,化学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含有大量亚氨基、氨基、羟基等活性化学基团,但化学稳定和孔隙率有了明显提高。3株菌在竹炭/聚氨酯复合载体上的固定化条件为:以竹炭含量为3%的竹炭/聚氨酯复合材料作为固定化载体,固定化载体用量为0.025g,最佳固定化时间是24h。在此固定化条件下,载体对菌株S1、S2、S3的最大吸菌量分别为216mg/g、204mg/g和212mg/g。菌株S1,S2,S3经竹炭/聚氨酯复合材料固定后,适应期明显缩短,对DEHP的降解速度和降解效率显著提高。竹炭/聚氨酯复合材料是一种固定菌株S1、S2、S3的理想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