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人类社会飞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类在享受发达的科技文明成果、丰富的物质产品、繁荣的文化资源的同时,展开了对大自然的征服、掠夺。这种对大自然的征服与掠夺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世界性难题,开始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的过程中,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派成为其中的重要的思想成果。“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之一,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运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方法,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加拿大的本·阿格尔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正式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并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近40年的学术生涯中,出版了10多部学术专著。在研究中他积极吸收左派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文化研究等批判性社会理论的激进因素,继承并且发扬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传统和精神,运用马克思的方法论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态危机取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根源在于过度生产和异化消费,所以他从异化消费入手,探寻了如何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在此基础之上,他提出生态系统的有限性和人们追求增长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形成的“期望破灭的辩证法”必然引发社会变革,而摆脱生态危机的社会变革是通过分散化和非官僚化走向生态社会主义。总而言之,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并对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对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给予了充分展开和深入剖析,除了对阿格尔生态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分析,还对阿格尔和其它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凸显其理论渊源和理论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如下:ii绪论,作为本文研究的重要基础,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以及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从学术角度对目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梳理,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文章分析了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工业文明进一步向前发展,这种发展带来了资本主义危机进一步加深,同时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面对如此情况,资本主义国家生态运动和绿色政治逐渐发展,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的发展成为其重要的学科背景,而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其重要的思想渊源。阐述本·阿格尔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阿格尔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论述其实质,异化消费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是产生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根据社会发展形势,本·阿格尔用生态危机理论取代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进一步分析世界出现生态危机并越来越严重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指出:生态危机就是基于过度生产的“异化消费”的恶果,危机解决的可能性——“期望破灭了的辩证法”,在此基础之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刻地批判。政治上在对官僚政治与隐性政治的批判;在经济上对掠控支配自然的资本主义经济增长方式的批判;在文化上对资本主义大众消费文化以及泛化的批判。论述本·阿格尔关于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本·阿格尔从生态社会主义的产生过程、特征以及实现设想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阿格尔生态社会主义产生过程:从理想中的生态社会主义,到民主对话的生态社会主义,最后乌托邦的和谐生态社会主义。并提出生态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全面解放的无异化,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从经济、政治和技术的角度分析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经济特征为实现稳态经济模式的生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特征为非官僚化的社会主义生态政治,技术上的特征为个体自由实践的生态社会主义技术。他对如何对发达资本主义的重组从而建立一个生态性的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探索。在此基础之上生态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结合的必要性;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结合的具体方法。比较分析本·阿格尔和其它学者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异同。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学者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有对人类社会生态学问题的相同认知,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其异同点的分析分别从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关系、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问题探索进行比较。阿格尔提出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对比奥康纳、福斯特等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态危机的联系中展开对资本主义的系统批判。在解决危机途径上,进行马尔库塞所提出的解决途径及和阿格尔的解决路径的异同,福斯特所提出的解决途径及和阿格尔的解决途径的异同,在比较的基础之上得出阿格尔在整个生态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评价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具体阐述了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其合理性在于提出人真正需要在于创造性的劳动;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根本原因的合理分析;异化消费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贡献;重视阶级意识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的局限性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认识的片面性;社会改革的抽象人道主义性质;“零增长”稳态经济模式的乌托邦性质。最后归纳总结本·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意义,中国社会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根据研究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充分理解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