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猪流感病毒分离及全基因序列分析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20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期间,本研究通过收集全区各地疑似猪流感(Swineinfluenza,SI)的临床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应用鸡胚接种和细胞培养共分离到两株猪流感病毒(Swineinfluenzavirus,SIV),通过对8个片段的全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证实为H1N2和H1N1亚型SIV。将分离株命名为A/swine/Guangxi/NNGN3/2009(H1N2)(简称GN3株)和A/swine/Guangxi/LB144/2009(H?N1)(简称LB144株)。另外,本研究也对本实验室保存的A/swine/Guangxi/LGX1/2006(H3N2)(简称LGX1株)和A/swine/Guangxi/LGX3/2005(H3N2)(简称LGX3株)进行序列分析。   对GN3株和LB144株各基因关键位点分析,发现GN3株HA基因第190、220、225、226、228位(H3亚型HA1位置)氨基酸残基分别为D、R、D、Q、G,表明其可与SAα-2,6-Ga1受体结合;在HA裂解位点只有单个R,不具备高致病性毒株HA序列特征;PB2基因第627、701位分别为E、D;PB1-F2为34个氨基酸组成的截短多肽;NS1第92位为D,且不具备PDZ配体功能域序列,这些都说明GN3株为低致病性SIV。耐药性基因位点中,NA基因119E、274H、292R、294N和M2基因31S,表明GN3株对神经氨酸酶抑制类、M2离子通道作用类抗病毒药物依然敏感。   LB144株PB2基因627E、701N;NS1基因的PL基序(GPKV)都表明其为低致病性SIV。耐药性基因位点中,NA基因119E、274Y、292R、294N和M2基因31S,表明LB144株已对奥司他韦产生耐药性,但依然对M2离子通道作用类抗病毒药物依然敏感。   系统发育进化与核酸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GN3株为“人-猪-禽”三源重配SIV,且具有类似于北美地区三源重配SIV的TRIG(Triplereassortantinterna1gene,TRIG)盒,其基因来源情况为:PB2和PA基因来源于北美禽源谱系;PB1基因来源于北美“三重配SIV株”人源谱系;HA、NP和M基因来源于古典H1N1猪源谱系;NA来源于H3N2人源谱系;NS来源于三重配猪源谱系。GN3株分别与Sw/GX/13/06和Sw/Hainan/1/05保持较高的亲缘性,并与香港分离株Sw/HK/NS623/02关系最密切。而LB144株PB2、NP、NA、M和NS基因都来源于欧洲类禽谱系,证实了LB144株为欧洲类禽N1亚型SIV。LGX1株和LGX3株8个基因片段来源于人源谱系,证实LGX1株和LGX3株为近期类人H3N2SIV。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围绕如何提高英语课堂实效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才是搞好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教师 英语教学 课堂实效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全面、深入、迅速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与条件。但是,如果离开了主要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那就失去了主要的“阵地”和
摘要: 《综合英语二》是自学考试英语专业专科段的必考课程之一,也是过关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本文作者通过对考试题进行分析,探讨做题的技巧,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做题的准确率,达到顺利通过考试的目的。  关键词: 自学考试 《综合英语二》 考试技巧    《综合英语二》是自学考试英语专业专科段的必考课程之一,也是过关难度比较大的一门课。该课程考试共有七道大题。下面通过对考试题进行分析,探
每年参加高考体育专业加试的考生中,都有许多是到高三才“半路出家”参加体育训练的普通学生。这部分考生由于比赛临场经验不足,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不能正常发挥出自身的能力水平,影响到考试成绩。我根据自己多年高考训练和考试临场指导的经验,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提醒广大老师和考生在平时训练技战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心理方面的训练,尽量减少由于心理因素方面的问题而影响考试成绩的情况发生。  案例一:  
摘 要: 作者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经验;在教材的组织上,尽量显得丰富多彩;在教学形式上,摒弃传统一言堂的模式;在课外,加大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人性化教育 经验    在世纪之交,教育界掀起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讨论,这种融合是纠正了教育对人的感情的漠视,倡导人性化教育的结果。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新课程改革
a对此,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差,实际操作能力低,就业时,很难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  一、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自己所代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制定讲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这样有
初中语文课本上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语言文字合乎规范,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都具有典范性。长期以来,我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开发学生的写作资源,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使文本成为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同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一些写作技巧,巧用写作资源,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就“如何立足文本,激活写作源头”,从借鉴和创新的角度,谈谈自己的意见。  一、立足教材
在2010年的中考试题中,全国许多省市都对情态动词进行了考查。这些题貌似简单,但得分率很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对于初中生来说,学语法难,学情态动词更难。我认为,学习情态动词应去繁就简,抓住最常见的用法。现以考查频率高、用法灵活、迷惑性大的can为例,将其考法剖析如下。  一、表示能力  例1.—— your American friend eat with chopsticks?(2010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