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分析了现有的翻译评估模式特别是定量评估模式,提出了这些模式的一些不足之处。并在现有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科技文体的模糊质量评估模式。 本文的第一章对于翻译的质量以及翻译质量评估做了初步的介绍。在第二章中按照定量和定性的区别对于现有的翻译评估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于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通过与文学翻译的对比,发现科技翻译比较适合进行定量评估。第三章中通过对科技文体的特征的详细分析,进一步论述了科技文体适合于定量评估的原因并引出了定量评估中的模糊评估方法。通过分析文体的特点,发现科技文体要求精确、客观、平实。在第四章中,按照模糊综合评判的要求,首先确定模糊评判所需参数,建立参数集。本模式中参数的引入是根据对科技文体的特点的详细分析得出的,因而更适合科技文体的评估。结合科技文体特征,笔者提出从微观文本,宏观文本和超文本三个方面来对科技翻译文章进行评估。 本模式中对于微观文本的评估主要是对译文的词和句进行评估。对于词语的评估首先是词义要准确。其次,词的用法要正确。其中包括词的搭配、词性的转换、虚词的使用。对于句的评估包括四个方面:第一,语法正确,要求句子的结构没有出现语法错误。第二,句子意思表达准确。第三,符合科技文体的句法特征。第四,正确使用翻译技巧,如增词、减词、词性转换、句子结构的转换等等。从宏观角度评估是指从整个语篇的角度进行评估。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从宏观的角度评估译文质量包括一下三个方面:第一,语篇逻辑。逻辑问题是影响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逻辑性很强的科技文体中。科技文体中的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概念、判断、推理三个方面。第二,语篇修辞。科技文章有其独特的修辞风格如文风质朴,文理清晰,描述准确。第三,语篇衔接。译文要忠实的传达原文的衔接手段并在正确的使用它。 在超文本的层面的评估中,包括两个参数:目的读者和译文的目的或用途。作者心目中会有其目的读者,译者也要考虑译文的目的读者。在评估时要考虑译文是否满足目的读者的需要以及是否适合目的读者。除了目的读者,还要考虑翻译这篇科技文章的目的或功用。 设立了因素集以后,就要确定评价级别,建立决断集。在本模式中设有优、良、可、差四个等级。在文中用A、B、C、D表示。每个等级都有其对应的由隶属度构成的模糊集。 第三步,根据每个参数在科技文体中的重要性给每个参数分配其权重。科技翻译质量模糊评估模式本模式中,根据模糊评分的要求,在对每个参数进行评估的时候,评估者只需根据译文中每个参数的完成质量给出相应的等级,这样就可以避免在给分的过程中要求评估者给出精确的分数值。论文对每个等级的要求做了简单描述。评出参数的等级后,把对应的由隶属度组成的模糊子集代入公式就可以进行模糊运算从而得到译文质量的结果。 提出了适合于科技翻译评估的模糊评估模式后,在第五章中进行了示范评估,证明了用该模式评估科技翻译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