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虚假诉讼及其规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要选择。但有权利的同时就存在权利被滥用的可能,在民事诉讼中的主要表现则是虚假诉讼的不良现象多发。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健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有的当事人借助法律赋予的权利,通过伪造证据,恶意串通等手段,编造虚假的案件事实,从而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企图以看似“合法”的手段谋取利益。此类案件屡见不鲜,推究其成因,不仅是社会道德和诚实信用品格的缺失,也是现有立法的不甚完善和相关规制机制缺位等一系列原因所共同造成的。此类案件的频繁发生,不只是侵害了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与诚实信用原则背道而驰,也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与公信力。为此,本文以民事虚假诉讼及其规制为题进行研究,以期研究结论对相关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阐述虚假诉讼的概念,结合实践中的相关案例,对虚假诉讼的表现形式进行简要的分析,然后概括分析了虚假诉讼的几个多发领域,如民间借贷案件中的虚假诉讼、离婚案件中的虚假诉讼、企业破产程序中的虚假诉讼等,总结虚假诉讼呈现的特点,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虚假诉讼。第二部分从社会、现行制度等层面多角度地揭示了虚假诉讼的成因,主要概括为:市场背景下的利益驱动,社会上的诚信缺失,违法成本与收益之间的不成比例,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扩张,民事调解制度固有的局限性,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失衡等。第三部分主要从第三人撤销之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虚假诉讼的民事规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虚假诉讼的刑事规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现行民事虚假诉讼规制机制的缺陷和存在的相关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对民事虚假诉讼问题的应对措施,如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相应的违法成本等。以及结合我国社会实际,对第三人撤销之诉、民事证据审查制度、调解制度所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从立法、司法的角度就如何进一步的完善我国民事虚假诉讼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其他文献
回顾性统计在我院行外科胃肠减压术患者78例,根据手术中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的不同分为两组:行传统插入深度的对照组32例,比传统插入组深10~15cm的治疗组46例。通过统计外科胃肠
福州地区大学城移动数字图书馆联盟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助查询和完成借阅业务。2012年7月1
本文分析了南京融入上海都市圈可能存在的疑虑,然后对这些疑虑进行了逐个剖析,得出南京应当融入上海都市圈的结论.同时,提出了南京融入上海都市圈后的协作策略.
外国直接投资(FDI)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动机,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在吸引外资中,苏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01年被美国<新闻周刊>列为全球九大新兴科技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阐述了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工作模式。通过对变电
王建喜欢作比喻。他说,学校就相当于是一架喷气式飞机,有两翼,一边是教学,一边是科研,轮子是管理。信息化是什么——是跑道。没有跑道,在当今岁月就无法起飞。
3月全球IPv4地址分配数量为399B,其中获得最多的是中国,120B,其次是墨西哥,64B,在过去的12个月,中国获得IPv4地址最多,共计85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