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美媒介的角度来看中国新华社的影响力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k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中国新华社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取得的成就越来越大,但是在拉丁美洲西语媒体眼中,它的地位和影响力仍比不过西方国家的通讯社。新华社于1978年在哥斯达黎加设立驻外记者站。然而,目前哥斯达黎加新闻媒体选择国际信息源的时候,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西方的新闻源,而非新华社的。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对新华社新闻的割舍?本文着重研究、分析和评估中国新华社对笔者所在国——哥斯达黎加媒介的影响力到底怎么样。因此,调查即围绕分析新华社和几个大通讯社在报道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哥斯达黎加媒介取舍的倾向。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哥斯达黎加媒体最常用国际信息来源的描述,首先根据有关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信息来源的探索,我们推想新华社在这方面影响哥斯达黎加媒体报道的程度,因此对位哥斯达黎加记者进行了调查,进而描述出该国媒介最常用的国际新闻来源。第二章,通过对哥斯达黎加记者进行的调查,了解他们对新华社的看法。在对新华社历史简述及对调查结果作出描述的基础上,本人分析了哥斯达黎加记者对新华社的评价,最后我们探索哥斯达黎加记者与中国有关新闻的注意和讨论。第三章是哥斯达黎加记者对新华社、埃菲社和CNN的看法的对比。本文从新闻报道的四个方面——技术方面、职业道德方面、政治观念方面和社会角色方面对比、描述上述信息来源在哥斯达黎加媒体界的影响力。第四章,我们通过传播学者Shoemaker和Reese关于影响媒体报道内容的理论,来分析哥斯达黎加记者的个人特征与与工作习惯是否影响了他们对国际信来源的看法。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归因理论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具体,学业成就归因研究也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韦纳的“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也是从教育实践中引申出来的。归因理论主
随着中韩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化,在韩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对于汉语教师的需求也不断增多,本人有幸作为一名实习生赴韩一汉语教育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工
本文主要以营双高速公路为依托工程,在k454+300-k454+600试验段进行试验,对试验段路基的地基处理、填筑工艺、检测方法及其它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数字签名、密码验证等算法在手机、平板电脑等嵌入式平台上得到了越来越广的应用。杂凑算法作为这些算法的基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近年来广为使
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是非裔美籍黑人女作家,在1993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1970年,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出版后,获得读者和媒体的广泛好评,奠定了她“当代美国黑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预后、毒副作用及影响疗效、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8月福建省立医
春秋时期的韩氏家族,是晋国卿大夫家族中的典型代表。这个家族在晋国的发展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每迈出一步,都走得十分稳重。我们通过对韩氏家族世系的整理及其关键人物的考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