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是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全血中分离产生的,其本质是血小板浓缩物。本实验为了探讨同种异体骨与自体PRP形成的复合组织对桡骨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取家兔24只,将双侧前肢桡骨中下段截去长约1.0cm,造成桡骨骨缺损48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四组,其中骨缺损区不作任何处理作对照组1(n=12),骨缺损区单纯植入同种异体骨为对照组2(n=12),骨缺损区单纯植入PRP作对照组3(n=12),骨缺损区植入同种异体骨与PRP复合组织为实验组(n=12)。术后第1、4、8周,从各组分别取材,进行X线拍摄、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根据Lane骨移植组织学及放射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X线阻射密度测定,Masson三色染色切片图像分析,检测其新生骨面积。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愈合程度均优于其它三组,术后第8周实验组移植物表面形成连续性骨痂,骨痂量较单纯同种异体骨组多,而空白组和单纯PRP组第8周仍无连续性骨痂形成。按照Lane骨移植组织学评分法评分,实验组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单纯PRP组与单纯同种骨组之间的Lane骨移植组织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新骨逐渐“爬入”移植骨内,细胞生长活跃,可见大量骨细胞。实验组Lane骨移植放射学评分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5)。在X线阻射密度值分析中,实验组优于其它三组(P<0.05)。经过Masson三色染色图像分析(红染面积与骨面积百分比),实验组与其它三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单纯PRP组在各时间点与空白组、单纯同种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本实验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在家兔前肢桡骨中下段截骨1cm(含骨膜)造成的节段性骨缺损,在没有作任何处理的条件下术后8周内仍未修复,说明模型成立。2.PRP与异体骨组织复合后,它所释放的生长因子能够与骨组织相互协调,最终成骨。3.同种异体骨与PRP复合组织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方式为骨传导和骨诱导。4.同种异体骨与PRP复合组织对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时间缩短,修复骨能力强,细胞活跃程度高,细胞成熟速度快。5.同种异体骨与PRP复合组织能够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