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菱鲆耐高温性状选育及遗传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c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原产欧洲沿海的一种特有的名贵低温经济鱼类。黄海水产研究所于1992年―跨洋引种‖将其引入我国,目前已成为我国北方沿海工厂化养殖业的主导品种之一。由于目前环境改变,以及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因此对大菱鲆的耐温性状进行遗传改良,选育出生长性能优良的耐高温新品种已成为节能环保、提高养殖效益和健康化养殖水平的当务之急。本课题在此背景下,采用传统家系选育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的选育策略,对大菱鲆开展了耐温性能分析,耐温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初步探究,以及通过实验室的遗传连锁图谱进行了耐温性状的QTL定位工作,为今后利用这些大量的遗传学数据,进行耐温品种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相关具体内容如下:1.开展大菱鲆耐高温性状选育,2007年基于所收集的不同遗传背景的选育基础群体,构建并成功培育了56个全同胞家系。从56个全同胞家系中,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32个父母本来自不同群体组合的F1家系,于2008年进行大规模耐高温筛选工作。通过对F1家系间生长性能及耐温性能进行测定,并利用bCOX回归分析各家系间的耐温性优势比,筛选出4个耐高温性较强的优良家系。2010年从耐高温候选家系中各挑选个体作为亲本,构建12个F2耐高温家系组,通过耐温性能验证发现:27℃条件下,F2耐高温家系组的平均死亡率仅为10.26%,非耐温家系组为50.95%,而F1家系为49%,F2耐温性显著高于F1;28℃条件下,F2耐高温家系组平均死亡率为32.83%,低于F1在27℃时的平均死亡率50.1%。根据以上分析判定F2耐受温度增加了1-2℃;并根据F2家系组之间的耐温性能及优势比的分析评估,筛选出4个F2的耐高温家系。2.本研究采用微卫星及单核苷酸分子标记技术分析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 L.)耐高温相关特性,为大菱鲆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合适的分子标记。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多态性较好的129对SSR和21个SNP位点进行大菱鲆耐温性状遗传差异分析:最终有3个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存在负相关性,它们分别是Sma-USC38,3/9CA15, HLJDLP33,有4个微卫星位点与其耐高温性状为正相关, Saml-125INRA, Sam-USC86, L12144, Sma-USC81,其中Saml-125INRA, Sam-USC86相关性极其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333和0.544(p<0.01);通过HRM小片段法分析获得1个在两个群体中表型频率差异显著的SNP位点基因型,并呈现正相关性,相关性及其显著,相关系数0.32(8p<0.01)。3.本章实验利用两个与耐温相关的分子标记Sam-Usc27和saml-125INRA设计配种方案,从分子遗传角度出发,最终构建了遗传背景相对清晰的第三代耐温品系,并对其耐温性能,遗传性能进行评估,对MAS在大菱鲆育种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在高温28℃条件下,耐高温子二代的平均死亡率为32.83%,而耐高温子三代的平均死亡率15.93%,这说明利用分子标记对二代耐温品系亲本筛选是有效的,经过筛选提高后代的整体耐温性能是显著的;通过对两对引物在连续三代的耐温品系中的基因频率分析发现,随着选育的进行,目的条带的基因位点频率趋于升高,两对引物在后代的遗传是相对稳定。4.本研究结合实验室已构建的遗传图谱,利用WinQTLCart2.5复合区间作图软件对大菱鲆的耐温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研究性状在连锁群上的位置及效应。最终定位了一个与耐温相关的QTL区间,分布于第9连锁群上的QTL TC9(Sma-USC65)LOD=2.64,可解释的表型变异为14.1%,置信区间为12cM。5.开展温度-盐度-鱼体规格交互实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RSM)根据Box-Behneken design (BBD)原理,设计一系列养殖实验,通过对各因子的二次效应及其交互作用进行研究,建立因子与响应间关系的曲面模型。结果显示:特定生长率SGR的决定系数R2=0.9991,饵料转换率FCR的决定系数R2=0.9817, p值<0.0001,说明该回归模型是显著的;另外,通过对三者的交互效应分析发现,特定生长率在温度-盐度,温度-规格的交互作用是显著的(P<0.05),而饵料转化率仅在温度-规格交互作用显著(P<0.05)。确定最佳养殖环境:温度在20.88°C,盐度为24.07‰,体重为263.81g,其SGR和FCR值最大,分别为3.69%day-1and0.869。
其他文献
本文从密胺餐具的基本情况、使用风险隐患、国家各级监督抽查情况、贸易风险、新标准实施风险对密胺餐具的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企业和监管部门提出建议。
物流投入与产出是衡量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物流投入产出视角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区域物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统计数据进
目的:筛选人重组S100A8蛋白特异性的适配体。方法:采用配体指数级富集系统进化(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SELEX)技术,以人重组S100A8蛋白为靶
针对单站测向定位中多通道干涉仪系统复杂且易受通道幅相不一致性影响等问题,研究利用运动单站上的单个长基线干涉仪(LBI)测量的模糊相位差(PD),联合估计辐射源位置和相位差偏差,实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多层及高层住宅建筑钢结构体系的组成、特点、适用范围、材料选用、设计原则及其在国内的典型工程应用的介绍,分析论述了这类建筑体系的技术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在案例选取、教学互动、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面临现实困境。其中既有案例教学缺乏主体性、教学设计不足的原因,又有案例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帘蛤科(Veneridae)的文蛤属(Meretrix)贝类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动物,属于广温、广盐性滩涂埋栖型双壳贝类。文蛤(Meretrix meretrix)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分布,并以受淡水影响的内湾
本文主要从工程建设项目业主的角度,结合工程实倒,把隧道工程项目业主在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项目业主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出了自
本文概述了甘薯辐射诱变育种中辐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辐射诱变由器官水平向细胞水平转变的原因和手段,辐射诱变与离体筛选相结合以及慢照射与茎尖离体培养相结合筛选甘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