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D类缎纹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疲劳特性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层间力学性能、抗剪切性能、结构稳定性和可设计性。常见的三维织物结构有正交三向结构、2.5D平纹结构、及其衬经、衬纬、和衬法向结构,这些结构大量运用在各类复合材料中。与2.5D平纹结构相比,2.5D类缎纹结构织物中浮长线较长,交织点较少,使2.5D类缎纹织物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更适宜用于弯曲、扭转等曲面结构复合材料增强体,典型应用如叶片和天线罩等。为了保证2.5D类缎纹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在疲劳环境下的使用安全,研究其拉伸特性和拉-拉疲劳性能是十分有必要的。根据2.5D类缎纹织物组织结构特点,设计织物开口工艺和一种开口辅助工装,在三维织机上实现织物的连续织造。对织物进行复合,得到2.5D类缎纹织物复合材料,简称FC(Fabric Composite),剖切试件研究复合材料内部结构,以经纬纱真实状态建立细观模型,并计算2.5D类缎纹织物几何参数。同时,制备缎纹铺层复合材料,简称LC(Laminates Composite),进行对比研究。基于DIC全场应变系统,测试了 FC和LC试件面内经向拉伸应力-应变关系,研究两种结构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开展FC和LC试件拉-拉疲劳性能,从细观层次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在高周疲劳下强度、模量和疲劳损伤扩展模式。经向拉伸试验中,FC比LC试件经向拉伸强度小5%,拉伸模量高9%,断裂伸长率高5%,差值小主要原因为两种试件面内结构和纤维体积含量近似;但泊松比FC比LC试件大93%,主要因为2.5D类缎纹织物纬向变形能力较强。拉-拉疲劳试验中,FC试件在70%疲劳应力水平下就到达100万次疲劳循环,而LC试件满足100万次疲劳循环的应力水平为52.5%,说明FC试件抗疲劳能力强于LC试件。FC和LC试件拉-拉疲劳具有三个发展阶段,FC试件三个阶段正则化模量下降趋势和塑性变形增长趋势明显弱于LC试件,表明FC抗疲劳性能优于LC试件。疲劳后FC试件强度损失31.2%、拉伸模量下降22.6%、断裂伸长率下降27.8%、泊松比下降2.5%;LC试件强度损失51.7%、拉伸模量下降4.2%、断裂伸长率下降50.9%、泊松比上装123%;各项性能变化均与疲劳对试件损伤程度有关。观测比疲劳断口和疲劳后无损检测,发现,FC试件在经纬纱交织处和纬向具有明显损伤,并沿经纬交织方向和纬向发展,LC试件层间具有明显损伤,在层间沿受力方向扩散。对比两组拉-拉疲劳试验结果,表明,2.5D类缎纹织物复合材料抗疲劳性能优于缎纹织物铺层复合材料试件。课题以复合材料实际应用需求为背景,研究了 2.5D类锻纹织物作为用于高周疲劳复合材料增强体的可行性,为其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和设计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深入,液氢液氧等新型燃料燃烧产生的火焰达到数千度甚至上万度。在超高温环境下,传统的温度测量技术将不再适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NASA为首的科
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工作机构以其多关节、工作形式多样的特性,使之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工作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对整车的安全和性能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严格控制工作栏的运动轨迹。本文结合Pro/E、ADAMS、MATLAB、1st0pt等软件,采用联合仿真方法建立了自行式混合臂高空作业车虚拟样机,对工作机构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实现特殊轨迹运动的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工作机构主
戏曲是我校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愉悦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审美.随着戏曲进校园的深入,“牛歌戏”作为戏曲中的一种文化形态,对学生的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电子产品增多,这些产品在提供便利的同时无形中造成电磁泄漏,严重损害人体健康,随着国际上对电磁辐射伤害的认可,各国都加入对抗电磁辐
油水分离材料的制备与研究是目前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提出一种将表面微溶与气流喷涂相结合的纳米粒子表面涂覆技术,实现了低表面能聚四氟乙烯纳米颗
目前,颅脑损伤的发生在现代社会中正日益增多,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比较高,备受人们关注。颅脑手术中需要用到一种医疗器械——颅脑手术头架,特别是Mayfield头架,它的使用可以给医生和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操作体位,对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具有较大的帮助,但在使用中也会出现一些诸如头部滑脱、颅骨穿透等缺点和不足。本文针对Mayfield头架的这些缺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和优化,使其在使用中更加简单方便、安全可靠。本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地凸显出来,班级管理需要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进行人格养成方面的训练,班级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热爱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