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茶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feng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曾经是全国最早的茶产区和茶叶种植中心,也曾经是全国茶文化的鼎盛地区和传播中心。但自宋、明以后,政治、经济、文化重心东移,茶产区与茶文化也随之东移,陕西茶产业就此产生断层。直至20世纪80年,陕西茶叶才在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下,重新开始产业化生产。2009年,国家林业部发布了《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陕南茶区被列入长江中上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发展区域。同年,陕西省发布了《陕西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标志着陕西省将茶产业列入陕西省重点特色农业产业。但是陕西省茶产业与强势特色农业产业差距很大,从全省农业产业的高度来看,如何加速发展处于陕南优生区的茶产业,提高陕西省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规避强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阶段过于集中造成的威胁,成了未来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以特色农业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农业经济学、人力资源理论、市场营销学等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确认陕西省茶产业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茶产业链上的茶农、茶叶企业、消费者的调查、访谈,结合陕西省茶产业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将历史文化与茶文化有机结合,为构建茶产业战略创新奠定基础,随后以此为出发点,对陕西省茶产业现存的问题从战略和策略上予以解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从各环节入手对陕西茶产业链和消费者消费倾向,以提高陕西茶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第一,茶产业利润空间大、产业链长且迂回、衍生产品多、带动效应强、可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第二,茶叶消费具有普市性和大众化的特点,为茶产业化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基础;第三,通过对茶产业化发展方式的研究,发现产业链长且迂回、利润空间大和大众化是可进行产业化农业项目的典型特征,该结论对其他农业项目产业化选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通过对茶产业、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与梳理,发现:第一,历史文化对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茶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发现了茶产业、茶文化与传统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理。(3)将茶产业发展战略、营销管理等系统整合起来,将文化贯穿其中,构造整合战略,使陕西茶叶的品牌文化与茶文化、历史文化真正融合起来,使陕西茶产业的发展和特色农业产业结合起来。为此,陕西茶产业应该积极扩大产业优势,采用以优良品种开发为起点、以专业肥料为推动措施、以管理和营销为手段,以构建具有历史内涵的品牌文化为核心的增长型战略以提高产业竞争力。通过多元化、差异化、合作和产业链延伸等具体实施战略提高茶叶产量、塑造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覆盖更广阔的市场,并从产品种植、加工、营销、人力资源、茶文化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自近代严格意义上的大学产生以来,人们对大学理念的探讨延绵不绝,其中既包含着人们对大学理想的追求,也蕴涵着对大学价值的期待.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历经与教会、世俗政权的
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第一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随着人类危机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社会、低碳生活,低碳景观等低碳观念已经成为
任丘热电1#机汽轮发电机转子由东方电机厂生产供货,安装在汽机房12.6m运转平台,转子穿装使用一台汽机房行车和厂供专用工具配合进行,从发电机(励端)抽出。转子长度10850mm,最大直径
南朝刘宋陆修静道经,作为中古汉语语料的组成部分,应是辞书编纂的重要依据。在对其道经词语析释的基础上,指出《汉语大词典》存在的一些词目失收、义项漏略、书证年代滞后等问题
2004年改制成立的GZ港集团,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传承了千年古港的深厚文化底蕴,在港口业的高速增长期中提炼和发展了“升扬文化”,促进了企业发展,实现并保持了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量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是全球最主要的糖料作物,同时还是轻工化工和能源产业的重要工业原料。因而,加大甘蔗产业的发展力度,对改善人民的生活、促进农业和相关行业的发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企业间供应链的竞争越来越显著。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与发达国家的先进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包装是商品的外衣。作为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却最先与消费者见面。现代包装已经不单单是对产品进行盛纳、保护的简单作用,而是日益成为商业竞争的手段、广告的载体、大
一般地,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划分以降水量作为标准,将年降水量低于250mm的地区划分为干旱区,将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区域划分为半干旱地区。由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金融环境和社会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重重挑战有逐渐加剧之势。为了从容应对银行业内、外部挑战,在同业竞争中抢占一席之地,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