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外周血NK细胞亚群分析

来源 :皖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子痫前期属于妊娠过程中特发性疾病,在所有妊娠期疾病中的占比约为3%~8%,是致产妇在围产期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发病时间所在妊娠中晚期,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全身多数器官器质性及功能性的损伤;症状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心脑血管意外等,症状危重时可危及生命。母胎界面免疫机制异常被认为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病因,NK细胞在母胎界面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其分布变化及作用尚未完全探究清楚。本研究目的在于初步研究子痫前期患者NK细胞亚群构成及其在子痫前期患者体内的变化。研究方法:1.病例选择: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在安徽省立医院产检孕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符合子痫前期诊断的75名孕妇,纳入实验组;随机选取正常孕妇75名,纳入对照组。2.纳入标准:所选取孕妇均为单胎。实验组纳入标准:2015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中子痫前期诊断标准。对照组纳入标准:均为本院定期产检健康正常产妇。3.排除标准:孕产妇患有慢性高血压、全身炎症性疾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近期应用过激素类药物如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存在其他产科并发症。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自然杀伤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及变化。5.对纳入孕妇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其中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妊娠次数、终止妊娠孕周、有无子痫前期病史及有无分娩后转入NICU、阿氏评分、和出生体重。6.根据统计学结果,得出结论。研究结果:1.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孕妇在年龄、孕周、孕次以及产次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相比较对照组,婴儿转入NICU的比例增加,阿氏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降低(P<0.05)。2.实验组孕产妇与对照组孕产妇相比,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CD3+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K细胞比例在子痫前期患者中较对照组正常妊娠孕产妇明显升高(P<0.05)。3.实验组中NK细胞表面分子CD158b、TIGIT、LAG-3、NKG2C、CD49a、CD69表达下降(P<0.05),CD158a表达升高(P<0.05)。4.NK细胞中CD158a+,CD158b+比例对子痫前期有预测价值(P<0.05),联合检测下的面积高于单独检测面积。研究结论:统计学数据处理可知,子痫前期患者中NK细胞比例增高,免疫活动增强。NK细胞表面分子CD158b、TIGIT、LAG-3、NKG2C、CD49a、CD69表达下降,其分经典教育分子水平表达降低,CD158a,CD158b表达差异性明显,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一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探讨对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是否进行临床干预,是否存在合适的子宫内膜厚度界值,评估界值在该人群中检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效能,从而对该人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进行准确的筛查,为该人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0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门诊因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经阴道超声内膜厚度≥4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3.0 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特性,对比分析稳定组及不稳定组一般临床资料、斑块分布特点的差异性,分析斑块在不同分布位置伴有的血管腔狭窄程度区别,判断症状侧组与无症状侧组斑块的稳定性、纤维帽表面情况及内部成分差别,最后分析最大管壁厚度及最大斑块长度在有无临床症状之间差异性,探究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并及早干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益生菌在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作用,指导喂养不耐受的治疗,并初探益生菌、喂养不耐受及胃泌素分泌水平三者之间是否有潜在的内在联系,期待发现喂养不耐受的早期生物学指标。方法:收集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文献和本研究设计,使用GPower计算样本量(其中效应量ω=0.3,α=0.05,1-β=0.9,Df=1),得出样本量为11
目的:通过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病情况、高危因素及妊娠结局,旨在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改善母婴预后。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未足月胎膜早破20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孕周分为A组:妊娠28~33+6周32例,B组妊娠34~36+6周168例;与此同时随机抽取同时期住院的192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进行对比,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PAF、TSP-1、MMP-9浓度的变化,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儿科就诊的患儿共100例,其中,KD患儿60例为试验组;健康体检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各20例,为健康对照组和发热对照组。试验组共60例(男38例,女22例),根据有无冠脉扩张分又为冠脉扩张组(CAL)(n=23)和无冠脉扩张组(N
目的:目的:通过测量产妇的一般因素和腰硬脊膜囊尺寸,探讨影响分娩镇痛中连续硬膜外麻醉感觉阻滞平面的主要个体化因素。方法:方法:162例符合分娩镇痛纳入标准的产妇被纳入本研究,在L2-L3椎间隙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连接含有舒芬太尼(0.4ug/ml)和0.08%罗哌卡因的电子输液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分娩镇痛的效果,用针刺、酒精棉和棉签测试感觉阻滞平面上界。记录160名产妇的年龄、身高、
目的:初步探讨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可有效调节早产小鼠肠道共生微生物群的定植;探讨肠道定植共生微生物群变化可能通过调控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28和协同抑制分子PD-1表达调节早产小鼠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方法:1、动物模型建立:随机选取6-8周龄BALB/c成年小鼠,以2:1的雌雄比例合笼自然受孕,随机选取部分雌鼠于孕18天时腹腔注射米非司酮(RU486),连续两天,诱导早产,随机选取胎龄小于20天
目的探讨MR-T2WI纹理分析评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耻骨内脏肌损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已育妇女T2WI图像,其中54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为观察组,40例盆底功能正常妇女为对照组。使用ITK-SNAP软件在T2WI图像获得耻骨内脏肌全域三维感兴趣区,使用A.K.分析软件提取纹理特征。使用Mann Whitney U检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 RMR)
目的:检测AGEs、RAGE、IL-6、CXCL12在盆腔器官脱垂与非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不同条件下其表达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和相关性,从而对盆腔器官脱垂疾病的发病机制加以探讨,为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09月-2020年09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妇科住院患者中因POP行子宫切除术的新鲜骶韧带组织32例,以及因其他良性妇科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新鲜骶韧
目的:厘清职场孤独感与员工离职倾向两者间的关系,为实施有效的干预举措提供借鉴。方法:系统检索中外文献数据库中有关职场孤独感与员工离职倾向关系的文献,运用元分析方法探索职场孤独感与员工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探讨文化差异、行业类型、组织任期、职场孤独感测量工具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采取漏斗图及Egger检验明确出版偏差问题。结果:本研究共获取22篇文献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对两者关系进行元分析。职场孤独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