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对路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性沥青的应用成为增强路面使用性能的主要手段。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因其优异的使用性能得到广泛使用。SBS中的不饱和碳碳双键易老化,影响路面性能。同时,由于SBS自身性能与沥青性能的差异,SBS改性沥青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离析现象,对改性沥青的使用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减少SBS中双键的含量可改善SBS与沥青的相容性及降低SBS的老化程度;在SBS主链上增加羧基,可以增加SBS与沥青的相容性。通过优化SBS本身的化学结构,研究功能化SBS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针对SBS改性沥青的老化与相容性这两个主要问题,选取三类不同功能化处理的改性沥青进行研究分析,包括部分加氢改性SBS(SEBS)、化学接枝马来酸改性加氢SBS(MAH)及纳米复合SBS(OSBS)改性沥青。通过热氧老化和紫外老化对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相容性能、微观结构等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储存稳定性测试及荧光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SEBS及MAH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较SBS改性沥青得到明显改善。高低温流变参数表明,OSBS及SEBS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较SBS改性沥青得到进一步改善,MAH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较SBS改性沥青有所提升。基于性能变化的老化参数表明,OSBS改性沥青在三种老化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抗老化能力,其次为SEBS改性沥青,MAH改性沥青抗老化性能较弱。基于红外光谱分析可知,OSBS及SEBS改性沥青具有相对较低的CI及SI老化指数,SEBS及MAH改性沥青的BI明显低于SBS改性沥青,OSBS改性沥青BI与SBS改性沥青接近。电化学测试定量分析了 SBS、SEBS、MAH和OSBS改性沥青中的不饱和双键含量,验证了不同改性材料分子结构的差异。分子结构的不同与性能之间存在联系,合理控制不饱和双键含量可提升改性沥青综合性能。与SBS改性沥青相比,加氢改性SEBS及纳米复合OSBS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及抗老化性能得以改善,而低温性能略有影响。加氢改性SEBS及化学接枝MAH改性沥青分散性及相容性较优,且MAH改性沥青低温性能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