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数字电视DVB-H链路层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VB-H标准以DVB-T为基础,是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完整的DVB-H系统包括物理层、链路层以及业务信息。DVB-H在链路层使用了以下两项技术:(1)时间分片技术,用于降低手持终端的平均功耗,便于进行平稳、无缝的业务切换;(2)多协议封装-前向纠错技术(MPE-FEC),用于提高移动信道中的C/N门限和多普勒性能,也能增强抗脉冲干扰的能力。本文对DVB-H数据链路层的MPE-FEC和时间分片技术进行研究。将一种利用提取2比特删除信息进行译码的机制与标准中建议的采用CRC32循环校验得到删除信息的方法进行比较,仿真验证了此方法可以提高可接收数据的利用率。对利用时间分片技术实现软切换的算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设计DVB-H网络软切换算法时需要考虑的5个关键问题。在基于信噪比滞后余量的切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信噪比衰落速率的可变滞后余量的切换算法,理论上可以更好地解决乒乓效应、“伪信号”和功耗问题,从而实现无缝切换。
其他文献
雷达目标识别技术是基于雷达回波信号,提取与目标特性相关的信息,实现目标属性或类别的判定。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雷达目标识别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青睐。随着高分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各种无线接入网的重叠覆盖组成了目前特有的异构无线网络环境。在无线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的今天,无线通信业务的种类快速增加,尤其是以高带宽需求为特点
无线mesh网络是一种具备自组织特征的新型宽带网络结构。节点采用定向天线收发信号可以有效增大空分复用度和网络吞吐量,并获得更大的节点单跳传输距离,减少数据转发跳数,降
物理层网络编码(PNC)作为一种新颖的中继传输技术,在频谱效率和吞吐量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而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关于PNC的研究大多假设两个用户节点发送的符号在中继处完全对齐,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通过各类集成化微型传感器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以自组织网络方式传送到监控终端。协作分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