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文学理论和文献考证的方法,对张岱小品的文学概念、文献情况、文学内部特征等进行论证和辨析。首先,初步明确“小品”在具体时代的概念内涵,通过对小品一词概念的充分辨析,构建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其次,回归到本文的具体研究对象——张岱的小品,明晰其小品文献的形态样貌、体例特征、内容情感等。再次,对张岱小品的世俗化形态分别加以说明和论证。最后,对张岱小品“性灵”特征的来源和表现进行探索和论证。本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四章,与此同时,编撰附录四个,附于全文主体部分之后。第一章为“小品”概念的辨析,分别从文体、文学审美范式和文学风尚等方面进行考证和论析,通过对晚明文人们对小品的谈论来辨析它的具体概念内涵,从而对“小品”这一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理性认识,并以此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前提。第二章是对张岱小品著作的文献形态予以分别探析,从它的成书时间、版本情况、文章体例、传播情况等加以梳理和考证,对比分析其与晚明小品这一概念的理论契合处。第三章为张岱小品世俗化形态的分析论证,运用世俗化理论和晚明文学思潮对张岱小品所呈现的市民化、享乐化与风俗化等世俗形态进行理据性说明。第四章是对张岱小品所呈现出的“性灵”特征的一个论析,分别从性灵最初的文字内涵,其受晚明性灵文学的影响,以及其小品呈现性灵的具体表现来论证。附录部分为《小品概念的演进——魏晋至元》、《<四库全书总目>对小品的述评》、《张岱小品的文献著录及使用情况》以及《张岱小品序跋补遗与评点辑录》,主要是对小品概念的一个纵向梳理,为“小品” 一词在晚明时期的具体概念提供佐证。同时,从张岱小品的文献和后世文人对其小品的点评情况,来客观了解张岱小品外在与内在的真实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