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行为研究领域,学者们倾向于研究用户主动查询的信息行为模式。研究者关注的是目的明确、行为特定及态度主动的信息查找行为,以及系统根据用户的特定检索策略而给出的反馈。但有时候在特定的信息搜寻或没有明确目的的浏览信息过程中,却会意外的得到有用的或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这样的现象或者说这样的信息获取方式就是信息偶遇。 对于信息需求旺盛和信息行为频繁的科研人员而言,在信息获取体验中,除了主动检索信息外,意外、偶然得到有用或感兴趣的信息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补充。 本文首先对信息偶遇的概念进行深入解读,从信息需求、信息用户和信息认知三个方面描述信息偶遇现象发生的激发因素;分析信息偶遇的三个影响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信息偶遇不同的功能维度描述信息偶遇的作用。然后以高校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科研信息获取中的信息偶遇现象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总结信息偶遇现象的影响因素,讨论影响因素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以及影响因素对信息偶遇现象影响的程度大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科研信息获取中信息偶遇的发生机制模型,呈现完整的信息偶遇流程。最后根据前文总结以及实验结果给出基于信息偶遇的信息获取与利用效益的优化策略,包括改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优化现有的科研信息获取系统;从个人信息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科研信息获取中偶遇信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