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2009年底,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总数达1718家(A股),投资者开户数达到12037.69万户,市价总值达243939.12亿元,证券业已经成为金融业的中流砥柱。在我国股市发展规模日益扩大,金融创新速度飞奔的形势下,对于我国是否存在股经背离的现象,我国的股票市场是否具有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也开始成为经济学界甚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但不论是国外学者还是国内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研究的结论却是不一致的,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宏观经济与股价的关系倍加关注。因而正确把握我国股市波动的规律,对政府监管部门、投资者乃至学术界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相比较于西方发达的股票市场而言,我国股市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股市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转变的过程。本文立足于在我国股市交易制度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研究,选用最新数据——1997年1月到2010年4月的月度数据着重研究上证综合指数与宏观经济变量(工业增加值、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市场利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港元对人民币汇率、出口额)之间的关系。依据宏观经济变量稳定性的不同,对水平平稳的工业增加值、财政支出和市场利率,采用适合于平稳时间序列的基于ARMA模型的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研究其对股价指数的影响;对一阶平稳的单整序列货币供应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港元对人民币汇率、出口额采用适合于非平稳序列的基于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长期关系的研究以及脉冲响应函数进行短期关系的研究。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股票价格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及趋势。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价的影响时间来看,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都不能在当期通过一定的市场机制传递到股票市场,从而对股价指数产生相应的影响,即股价指数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响应有一定的滞后性。从宏观经济变量对股价指数影响的方向上看,货币供应量、工业增加值对股价指数有正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短期内对股价指数有着正的影响,但在长期却是负的影响;市场利率对股价指数有着负的影响;港元对人民币汇率、出口额、财政支出对股价指数有着负的影响。上述前四个指标是学者们研究通常都会选择的变量,对于这四个变量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得到的结论与理论都是不谋而合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伴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市场流动性的加大,股市制度的健全,上市公司经营效果的提高,以及投资者专业水平的提高,投资理念的成熟,我国的股市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弱有效的阶段。同时,对于中国股市“股经背离”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对于股市的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港元对人民币汇率以及出口额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实证的结论同理论相悖,这主要是由我国目前特定的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只能代表国民经济的一小部分,一些大企业如中国移动、中国石油、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都是在海外上市,也使得我国股票市场存在一些中国特色。有理由相信,随着此类大型企业不断地回归A股市场,我国的股票市场将会更加全面和健全,其对于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强。依托实证的结果,对于已经弱有效的中国股市,笔者建议加强政府部门股市监管者的作用,健全我国股市的各项政策制度,培养更多的的机构投资者和理性个人投资者,从而有效地防范投机投资以及操纵股市等不法行为的发生,更好地促进股市有效性的发挥。对于现阶段存在的一些中国特色问题导致的股市与宏观经济关系仍不能趋于正常的方面(如中国股市不能完全代表国民经济、出口型企业在股市中所占比例较少),应当加强引导,促进和鼓励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境外上市企业和红筹公司回归国内市场,推动更多代表中国经济的大盘蓝筹公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