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模型中密度演化方程的适定性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dding_doph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具有马氏性的随机过程,柯尔莫哥洛夫建立了状态转移概率的向前和向后方程,把研究过程的问题转化为研究微分方程解的问题。对不具有马氏性的随机模型,问题就变得困难很多。为解决这类问题,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Palm和Kendall的嵌入马氏链方法;Lindley的积分方程方法。此外,通过引入补充变量,扩大记录过程信息的状态变量的维数,使非马氏过程具有马氏性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称引入补充变量后得到的扩维随机过程为向量马氏过程。对许多实际问题,想建立其状态转移概率函数的向前或向后方程从而确定整个过程有不少困难。能否退而求其次,建立状态概率或密度函数满足的方程?比较早的尝试性工作可以参见文献[28],M/ G/1比较完整地建立模型队长过程的状态概率密度演化方程可参见文献[27]。史定华教授在其专著中,则用状态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系统处理了向量马氏过程的随机模型问题,在证明了向量马氏过程的频度转移公式后,就能通过系统的状态概率密度函数得到过程的许多性能指标,从而利用密度演化方法重新处理了排队论和系统可靠性中的许多模型。这样,尽管有时不能完全确定向量马氏过程,但得到这些性能指标后,对解决实际问题显然仍裨益非浅。在马氏过程中得到向前向后方程,或者在向量马氏过程中得到密度演化方程,都是想把随机模型的研究转化为方程的研究,也即把随机过程的研究转化为确定性的方程问题研究。对柯尔莫哥洛夫的向前或向后方程适定性和渐近性问题的研究已经非常系统完整。1940年,费勒首先通过构造最小非负解,证明了解的存在性问题[29];1945年杜勃研究了解的唯一性问题[24],而候振挺在1974年则给出了解的唯一性条件[12]。如果解不唯一,那么如何得到所有的解也有许多结论,见文献[8], [24], [42], [50], [54]等。对向量马氏过程中得到的状态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自然也仍旧必须讨论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在建立了随机模型的密度演化方程后,有这样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方程的解是否对任何可能的初始状态概率密度都存在?如果不是,那么对什么样的初始状态概率密度,方程的解存在?解是否唯一?如果解存在唯一,解是否渐近稳定?本文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半群理论和更新方程方法。从目前排队论和可靠性理论中的模型看,得到的密度演化方程通常是一些带有积分项的常微分或偏微分方程组,且带有比较复杂的边界条件,现有的方程理论很难在这里直接应用。目前研究这类问题主要运用半群理论方法,即把方程转化为一个抽象柯西问题处理。半群理论是处理动力系统方程的一种有效方法。把得到的由微分或偏微分方程描述的动力系统归结为巴拿赫空间上的抽象柯西问题,从而用一般的半群理论统一处理,这方面的工作已有丰富的结果,见文献[33],[48]等。在密度演化方程研究中,采用此方法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近来,已有一些这方面的尝试性工作。如文献[36]中,在有界风险率假设下,利用半群理论证明了M/ G/1队长模型的密度演化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渐近性;在文献[4]中,证明了M/M/∞密度演化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但从总体上看,密度演化方程解的研究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本文的将继续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除继续利用算子半群方法研究外,我们发现一些密度演化方程解的适定性问题可以转化为边界函数的共轭更新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来研究。通过证明共轭更新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渐近性,不但可以得到这些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也能得到解的渐近稳定性结果。本文的另一工作是用密度演化方法对经典排队理论很难处理的分形排队模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网络数据传输的研究逐渐引起重视。网络数据传输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数据到达过程具有重尾,自相似和长程相依这样一些特征[43],建立在到达过程是马氏或独立基础上的方法就难以在此应用。而由一个分形映射驱动到达过程的分形排队模型是描述数据传输模型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直观且较易数值模拟的特点。对分形排队模型,我们建立了映射状态和队长的联合密度演化方程,利用数值计算和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方程的解作了初步的探索性研究。下面是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果。第一章中,我们简要介绍了密度演化方法的基本思想。并阐述了密度演化方程和向前向后方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转移概率的向前方程是状态概率方程的一个特殊情况,是特殊初始条件下的状态概率演化方程。同时给出了本文的总体结构安排和主要结果。第二章主要是给出本文所涉及的有关分析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结果。大致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C0-半群和积分方程理论。在第一和第二节中,除了给出半群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结论外,我们对连续状态空间上的半群算子建立了抽象柯西问题解适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定理2.2.7),该条件要求相应的过程具有某种正则性。第三节中,则证明了l1空间上抽象柯西问题中的相应算子成为闭算子的一个充分条件(定理2.3.1),从而就能证明离散空间上密度演化方程解存在唯一的充分条件(推论2.3.3)。在第四节中,讨论了抽象柯西问题解何时具有概率意义的问题。该章的最后一节引入共轭更新方程的概念并讨论了共轭更新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渐近性问题。利用更新定理,对无限维共轭更新方程证明了解的渐近稳定性。第三章将用密度演化方法的观点重新讨论离散状态马氏过程模型。在第一节中,进一步讨论了状态概率和转移概率函数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尽管状态概率不能完全确定转移概率,但如果状态概率演化方程相应的算子的定义域中包含的函数足够广,那么也能确定转移概率。第二节则从过程的概率特性出发,建立了一类离散状态马氏过程的密度演化方程,给出了该方程解存在唯一的充分条件(定理3.2.1)。第三节用密度演化方法重新得到了有关生灭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结论(推论3.3.3,3.3.4)。文献[4]中得到的M /M/∞密度演化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可以作为这里结论的特例。结果表明,密度演化方法处理随机模型有时会更简洁,易于理解。在第四和第五章中,我们将讨论向量马氏过程的密度演化方程解的存在性问题。按照所采用的方法的不同,我们分两部分来讨论向量马氏过程的密度演化方法解的存在唯一性。在第四章中,我们利用算子半群理论,分别讨论了可靠性和排队论中的二个典型模型——两部件可修串联系统和M/ G/1忙闲过程模型——的密度演化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第一节中,证明了忙闲过程的密度演化方程中得到的算子的一些性质(定理4.1.1,4.1.2和4.1.3),给出了相应柯西问题解存在唯一的结果(定理4.1.4)。第二节则研究了两部件可修串联系统密度演化方程的适定性问题,在不假设风险率函数有界时,证明了闭化算子对应的柯西问题解的适定性(定理4.2.10),而仅对适当的初始条件,原来的问题解存在唯一(推论4.2.11);而如果风险率函数有界,那么密度演化方程的解存在唯一(定理4.2.13)。第五章运用更新定理证明了排队论中M/ G/1队长过程和可靠性问题中两部件并联可修系统的密度演化方程适定性和渐近稳定性问题。我们把这两个模型的密度演化方程解的适定性问题转化为特殊积分方程——共轭更新方程——的相应问题,利用第一章的无限维共轭更新方程解的结果,证明了密度演化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渐近性。第一节中,建立了M/ G/1队长过程的密度演化方程和一个可列更新方程之间的联系(定理5.1.1,5.1.2),然后证明了该可列更新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渐近稳定性(定理5.1.5),得到的结论和已有的经典结论是一致的(推论5.1.5),这里不再需要假设风险率函数是有界函数。第二节中研究并联可修系统密度演化方程解的适定性问题,同样得到了原来问题和更新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之间的关系(定理5.2.1,推论5.2.2),随后在较弱的条件下证明了更新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渐近稳定性(引理5.2.4,定理5.2.5),由此可以得到原来密度演化方程解的适定性和渐近稳定性(定理5.2.6)。最后,与已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注3)。比较第四章和第五章两种方法,半群方法应该是更一般,但是由于对涉及的算子的谱计算较困难,目前尚无很好的方法来讨论解的渐近稳定性问题。积分方程的办法对特殊的模型较有效,不但能得到存在唯一性,而且解的渐近行为也有较完整的结论,但是究竟什么样的密度演化方程可以转化为积分方程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我们侧重于在已得到密度演化方程后,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的研究。事实上,密度演化方法可以用来处理许多经典方法难以入手的随机模型问题。最后第六章我们讨论的离散分形排队模型就是一个例子。网络数据传输的实证研究发现,节点上到达的数据流量具有分形,自相似和重尾特性。建立在到达过程具有马氏性或独立性假设上的模型都不能很好地刻画相应的数据传输过程。到达过程由分形映射驱动的排队模型是一个能从物理机制角度解释每个节点的数据产生过程并且适宜于计算机仿真模拟的模型。由于此时到达的时间间隔不再是独立的,而是具有长程相依性,这类问题经典排队论的方法很难处理。用密度演化方法我们仍可建立状态和队长的密度演化方程。对得到的密度演化方程,尽管还没有较好的方法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但是,可以用数值计算方法或利用到达过程比较容易计算机仿真模拟这个特点,利用统计方法进行研究。在第一节中,我们简要介绍了网络数据传输的物理背景。第二节中则介绍了从密度演化观点研究分形映射的一些基本思想。决定分形映射密度演化方程的不变密度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这里,我们给出了近似得到不变密度的两种方法:数值计算和统计方法。第三节研究了由混沌映射驱动的到达过程的闲期和忙期逗留时间分布,得到了它们的联合分布(定理6.3.1)。结果表明,尽管映射的状态是平稳的,联合分布是同分布的,但并不一定独立。因此,分形排队模型和on-off模型之间还是稍有不同的。对Bernoulli映射,进一步得到了联合密度的解析表达式表达式(推论6.3.2)。对一般的混沌映射,我们利用数值计算和仿真模拟的方法讨论了闲期逗留时间分布,结果显示:相应于非线性映射的逗留时间分布是渐近幂率的。这个结果和文献[40]中的结论是一致的。最后一节,我们建立了分形排队的密度演化方程。对Bernoulli映射,我们得到了状态和队长的平稳联合分布存在的条件和具体的表达式(定理6.4.1)。但是,对非线性的映射,理论上要给出或证明平稳分布还比较困难。我们同样利用仿真模拟的方法讨论了队长边际分布,结果显示,如果刻画到达的映射是线性的,那么该分布是几何的,如果是非线性的,那么是渐近幂率的。总之,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可靠性和排队论中已经得到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密度演化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对某些模型则进一步讨论了解的渐近性问题。同时,对涉及的过程比较一般,不具有再生点的离散时间分形排队模型,能否利用密度演化方程去解决也作了初步探讨。在处理密度演化方程适定性问题的方法上,不但采用了通常所用的算子半群方法,还注意到模型的特殊性,充分利用了共轭更新方程的结果。对理论上尚无较好方法处理的分形排队模型的密度演化方程,利用数值计算和统计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文是在史定华教授悉心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特别是第六章,主要思想来自史定华教授,此外,一些数值计算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也是和黄月芳博士一起讨论产生的,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其他文献
根据某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地质资料和监测数据,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对某市某地块项目建立三维深基坑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介绍了有关工程情况及模型相关设置,提取支护结构变
针对现有的牧草打捆设备捆制长秸秆(玉米整秆)时,容易发生喂入堵塞、打结器处穿秆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侧面喂入式长秆农作物整秆捡拾压捆机,避免了同向打捆出现的打结器处穿秆
面向对象的植被提取方法常常使用多分辨率分割进行图像划分,分割参数需要经验设置,这会带来提取精度和效率的低下。据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快速植被提取方法。首先针
<正>今日外语界学人大都明白英汉两种语言中貌合神离的词语有不少,比如individualism如果翻译成"个人主义",在传统中国语境下,就带有"自私自利"的贬义,而英语中该词主要有"个
刑事科学技术在公安机关与刑事犯罪的斗争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中,应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及培养方案,建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改革刑
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动车动力电池系统安时积分辅之OCV修正的SOC算法误差来源,提出基于该算法且可产业化的电动车电池系统SOC估算精度提升策略,同时辅之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正> 我区居住有12个民族。为探索在不同民族间学生近视眼的患病率是否有差异,特由广西医学院眼科与广西区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协作,组织专业人员,于1980—1981年先后对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