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朝鲜女性婚姻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dea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外国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进行文化与经济交流,同样也吸引了一批邻国女子通过非法途径进入中国。我国的东北地区与朝鲜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导致一些朝鲜女子通过各种途径偷渡到我国东北地区。这些偷渡入境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女性,大多与当地的男子形成事实婚姻。通常将此类婚姻中与中国男子同居的朝鲜女子称作“朝鲜新娘”。本研究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视角,结合社会学、女性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选取辽宁省抚顺市X县为田野调查点,通过对该地区20位“朝鲜新娘”及其家属、邻居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系统研究了中朝跨国婚姻的现状、“朝鲜新娘”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适应策略,以及“朝鲜新娘”现象对个人、家庭及所在社区的影响等内容。笔者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中朝两国的经济差距、地理因素、互补的性别比率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共同促成了中朝跨国婚姻的形成。这类中朝跨国婚姻主要可区分为现实型、理想型、诈骗型、猎奇型等四种类型。其次, “朝鲜新娘”在日常生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经济等适应维度呈现出不同的适应特征。通常来说, “朝鲜新娘”在日常生活适应维度采取了分离与整合相结合的适应策略,既保留自身的日常生活习惯,又学习吸收当地的文化习俗;在家庭关系适应维度,夫妻关系呈现出和睦型、暴力型、惨遭抛弃等不同的形态,其适应策略具有很强的个体化色彩;在社会关系和经济适应维度,其社会文化适应也呈现出分离与整合相结合的特点,既利用当地的社会关系获取自身的利益,又同当地社会关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维护自身的安全。而“朝鲜新娘”社会文化适应的情况,主要受其来华时间长短、夫家社会经济地位、自身的能力、非法移民身份等多种因素影响。第三,上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朝鲜新娘”在社会文化适应上存在着难以拓展社会关系网络、忽略子女教育、难以获取高额经济收入、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的问题。 “朝鲜新娘”现象的存在对个人、子女、家庭及所在社会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国外(国内)风险投资基金进入中国企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各行业(尤其是IT行业)对知识产权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伴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共享单车在整个社会迅速普及,同时共享单车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法律问题。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共享单车的机会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
文章设计了一种D类功放中的轨到轨比较器电路。相比于传统的比较器电路,该设计解决了共模信号输入范围大时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仿真表明该比较器电路在-40~125℃和各种工艺角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