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是人类有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几次大的灾难之一。地震牵动了全国上下所有人的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苦和回忆。汶川特大地震也再一次唤起了人们对于灾难的认知和思考。汶川地震后,出现了大量关于汶川特大地震的叙事文学作品。本文试图从汶川地震叙事文学作品入手研究分析汶川地震叙事文学。首先对汶川地震叙事文学进行文本观察,其次结合文本观察分析汶川地震叙事文学的不足,最后总结汶川地震叙事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从文本出发观察汶川地震叙事文学可以发现,汶川地震叙事文学首先表现出了两类主人公,两类写作。其次,主要采用了“寻找”叙事模式。第三,语言上以主要采用简练直白的日常化语言、富有官方色彩的政策性语言、大量的对比性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语言为特点。第四,呈现出再现与反思兼顾、悲悯与鼓励同行、艺术与责任同在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反思汶川地震叙事文学,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它是中国当代灾难文学的一部分,而且是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社会意义和文献意义的一部分,它对思考如何塑造培养人们的灾难意识具有很大意义;其次,从文本上看,汶川地震叙事文学在表现内容上存在某些缺憾,对于社会的不文明现象和消极思想缺少表现,对灾难中的特殊人群关注不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文学真实,同时表现灾难不足,反思灾难深度不深,反思缺少哲学高度和人文深度。汶川地震叙事文学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汶川地震叙事文学对当代社会振奋民族精神、培养公民意识和志愿服务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助推作家精神的升华。第三,汶川地震叙事文学促进文学价值的重建。最后,凸显创作的文学、社会和人文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