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万象楼》,死于《十里店》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ai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上。在小说创作之外,赵树理还有着相当丰富的戏剧实践经历。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赵树理的戏剧实践:首先,结合赵树理的生平及相关文章,论述他政治功利性与艺术性并存的戏剧观念。赵树理的戏剧实践强调政治意义,并将农民视为其戏剧服务的对象。此外,他还重视戏剧的艺术性,他将人物塑造视为戏剧创作的灵魂,呼吁在戏剧创作中要注意把生活艺术化,还提出对传统戏曲批判继承并创新发展的改革理念。其次,分析赵树理戏剧中的教化意味及大众化实践,探究赵树理与时代话语的契合。“士”的精神贯穿了赵树理的一生,他配合中共的政策与要求,创作了许多带有教化思想的戏剧。在艺术形式上,赵树理也与时代政治的要求相呼应,其戏剧是真正为农民而写的,力求戏剧语言让农民听得懂且愿意听,并尊重农民的欣赏趣味。最后,结合建国后的政治环境及赵树理的遭际,具体分析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戏剧,探讨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在政治规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赵树理的创作跟不上政治的步伐,他本人也迎来了接连不断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让赵树理的戏剧创作不能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可,他日渐偏离了政治要求的“方向”,并走向了自己的悲剧人生。
其他文献
采用滴涂法,将小牛胸腺DNA修饰到预处理的玻碳电极(GCE(ox))上,通过循环伏安(CV)、示差脉冲伏安(DPV)等方法研究了盐酸异丙嗪在DNA修饰GCE(ox)上的电化学行为.盐酸异丙嗪在DNA修饰电极上呈
应用单个体培养方法比较研究了饥饿时的年龄对萼花臂尾轮虫生活史对策的影响.结果表明饥饿时的年龄对轮虫的寿命、总生殖期历时和轮虫一生中的产卵量均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对轮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