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较受关注的作家之一,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小说上。在小说创作之外,赵树理还有着相当丰富的戏剧实践经历。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赵树理的戏剧实践:首先,结合赵树理的生平及相关文章,论述他政治功利性与艺术性并存的戏剧观念。赵树理的戏剧实践强调政治意义,并将农民视为其戏剧服务的对象。此外,他还重视戏剧的艺术性,他将人物塑造视为戏剧创作的灵魂,呼吁在戏剧创作中要注意把生活艺术化,还提出对传统戏曲批判继承并创新发展的改革理念。其次,分析赵树理戏剧中的教化意味及大众化实践,探究赵树理与时代话语的契合。“士”的精神贯穿了赵树理的一生,他配合中共的政策与要求,创作了许多带有教化思想的戏剧。在艺术形式上,赵树理也与时代政治的要求相呼应,其戏剧是真正为农民而写的,力求戏剧语言让农民听得懂且愿意听,并尊重农民的欣赏趣味。最后,结合建国后的政治环境及赵树理的遭际,具体分析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戏剧,探讨他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在政治规约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赵树理的创作跟不上政治的步伐,他本人也迎来了接连不断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让赵树理的戏剧创作不能为主流意识形态认可,他日渐偏离了政治要求的“方向”,并走向了自己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