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中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wa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数量的逐年递增,其中用人单位利用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拖延诉讼、劳动者利用举证责任的分配优势恶意起诉以及“劳动碰瓷”等现象频频发生。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不但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大大浪费了有限而宝贵的司法资源,不利于维护我国司法的权威。而我国《侵权责任法》对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劳动争议恶意诉讼行为引发的侵权纠纷解决缺少法律依据,无法有效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劳动争议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从劳动争议恶意诉讼概念和特征分析入手,认为劳动争议恶意诉讼是指劳动争议纠纷的一方当事人,经过劳动争议仲裁之后,在无事实根据或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直接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或是在劳动仲裁之后恶意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或在劳动争议诉讼过程中滥用诉讼权利,通过误导法院裁判、拖延诉讼进程等形式,给他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的诉讼行为。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主体具有特殊性,其发生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而且劳动争议恶意诉讼行为往往会给相对人的合法利益造成损害,具备民事侵权性质,当劳动争议诉讼相对人因行为人的恶意诉讼行为而遭受损害时,其可以要求行为人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另外,论文还将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与滥用诉权、诉讼欺诈进行了区分,以便于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行为的认定。其次,论文分别对英国、美国以及法国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进行考察,从而对各国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的发展现状有个整体的了解。另外,借鉴国外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中对我国有益的立法经验,例如借鉴英国、法国立法经验将劳动争议恶意诉讼行为确定为民事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为相对方因劳动争议恶意诉讼所遭受的损害提供救济,通过增加劳动争议恶意诉讼成本,遏制劳动争议恶意诉讼的发生。再次,论文对司法实践中的一些案例分析后认为应当将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我国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另外,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构成也需要满足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如行为人主观上存有过错、实施了劳动争议恶意诉讼行为、有损害发生以及存在因果关系。除此之外,对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主体、侵权损害赔偿范围以及侵权责任承担形式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制度的建议,如确立平衡保护民事权益与诉讼权利的指导原则、明确劳动争议恶意诉讼侵权责任立法等,从而有效遏制劳动争议恶意诉讼现象,有效保护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混配基施与常规施肥对设施番茄农学特性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京郊设施番茄为对象,研究包膜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混配基施对番茄株高、茎粗
新西兰《国家商业评论》5月24日报道,据新西兰统计局数据显示,新西兰4月出口额增长9.8%,达47.5亿新西兰元,接近2014年3月单月50亿新元的历史高位。4月份乳制品出口额增长35%,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麻油店老板的女儿曹七巧,被迫嫁给一官宦人家害骨痨的二少爷,长期压抑的情欲与金钱欲结合在一起,使她由黄金交易下的牺牲品沦为残害儿女幸福的杀人恶魔。 Cao Qiqiao, the d
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证明了苯并噻二唑(benzothiadiazole,BTH)能诱导水稻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等病害的系统抗病性,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法分离鉴定了200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作水稻不同覆盖和水作条件下水稻的生物效应和植株吸氮特征,研究了半腐解秸秆覆盖条件下和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产量效应和植株吸氮特征;采用微区试验
对凌源皮影的起源、发展及其现状进行简述,从凌源皮影独特造型、色彩搭配及动作的艺术特征进_行分析,通过实例阐述了虏影艺术的造型、色彩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凌源皮影属中国北方皮影戏的一个重要支脉,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剪纸、戏曲、木偶戏等相结合的一门静动融合的艺术。凌源皮影戏,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在国内外较有影
转化犯是刑法学界尚未系统研究的一种自成体系的犯罪类型。它是指由法律特别规定的、某一种犯罪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为另一种更为严重的犯罪,并应当依照后一种犯罪定罪量刑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