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过敏性紫癜(henoch-Sehonlein purpura, HSP)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小血管炎,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涉及皮肤。关节、胃肠道、和肾脏病变。其主要病理变化是白细胞破碎性小血管炎。大约67%患者可能反复发作且容易发生肾脏的损害。研究过敏性紫癜HSP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sehonleinpurpura nephritis HSPN)病因及机制,才能够有效地预防HSPN的发生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众多研究资料表明,HSP或HSPN是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导致的。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大量证据均证实了组胺影响体内多数免疫及炎症过程中的生理、病理反应从而起到对炎症的促进作用。白三烯B4(LTB4)是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有趋化、活化白细胞,参与血管的炎症和损伤,和具有调节免疫反应的作用,正常时体内合成很低,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时合成增多。过敏性紫癜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递质释放以及阻断其相应的受体。本实验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的血清组胺和LTB4含量进行检测,目的在于发现探讨组胺和LTB4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中是否起有重要作用,随着炎性因子和HSP的深入研究,期望在过敏性紫癜治疗方面提供一些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方法。方法采集27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血清以及13例健康查体者(正常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组胺、LTB4含量。结果血清组胺病例组含量为44.09±2.469(pg/ml),健康对照组组胺含量为1.811±0.427(pg/ml);血清LTB4病例组含量为66.855±17.55(pg/ml),健康对照组LTB4含量为42.89±18.04(pg/ml)。HSP患者血清组胺和LTB4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0.05。由此,组胺和白三烯B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组胺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和病理生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LTB4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及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