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的学业情绪特点——基于百度高考吧的大数据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qus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学习时期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时期,也是个体身心急速发展变化,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已有研究表明,学业情绪对高中生的方方面面,如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师生关系等都会产生影响,具有极其重要作用。在现代学校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业情绪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备受各国研究者关注。同时,高考作为高中生要面对且经历的一个非常关键、重要的事件,对学业情绪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高考这一事件背景下的学业情绪变化具有较大的意义。  同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则给传统的情绪研究带来了新的途径。一方面,传统的基于调查问卷形式进行心理学统计分析的方式会带来用户采集样本数量不足,用户表示信息不准确和用户意图隐藏等许多问题。另一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信息采集和网络爬虫等技术,可以收集到相关的用户行为和人口属性信息,通过对海量信息的分析,可以更为全面的反映用户行为。  本研究采用大数据研究方法,对采集的高考主题帖和回帖等内容进行情感分析,以研究高考事件背景下网民学业情绪特点,同时对关键事件下的情绪变化、不同群体的情绪表达差异进行探讨。结果发现:  (1)高考月中,网民学业情绪强度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积极高唤醒、消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和消极低唤醒。积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强度与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强度的变化方向基本相反。  (2)高考前后,积极高唤醒情绪随着时间变化的增加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类维度情绪。出分前后,消极高唤醒情绪随着时间变化的减少量显著高于其它三类维度情绪。  (3)相比男性,女性网民更倾向表达学业情绪且强度更高。高考前后,女性的积极低唤醒情绪强度比男性下降的幅度更大,而在其它三类维度情绪上男女变化的幅度基本一致;出分前后,男女在四类维度学业情绪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4)相比新用户,老用户更倾向表达积极学业情绪且强度更高。高考和出分前后,新老用户在四类维度学业情绪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总的来讲,虚拟网络中预测性学业情绪和回顾性学业情绪在中等程度主观控制感下基本符合控制-价值理论的解释框架;针对网络高考贴吧用户的学业情绪特点研究是对学业情绪相关研究内容的补充。数据挖掘技术和情感分析方法是进行情绪研究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美国时装设计师协会CFDA不仅在每年颁出的时尚大奖中增设“年度Instagram用户”这一奖项,最近还出了一本名为《Designers on Instagram:#Fashion》的新书,以“灵感”、“幕后”、“自拍”、“时尚”和“怀旧星期四”五个部分组成。  刊载的250余张图片都是从著名时尚设计师和时尚博主的个人Instagram账户发布中挑选而出。其中不乏马克·雅各布(Marc Jacobs
研究了离焦量、脉冲能量、扫描间距、扫描速度和重复频率等激光加工参数对金属表面着色及微纳结构制备的影响机理,诱导制备了氧化膜、类光栅、凹坑和柱状突起4种结构,这些结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应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让孩子走到户外,接触大自然、大社会,应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在其《早教的秘密》中解释说:“孩子的心智具有一种发展序列,首先是触觉,然后是嗅觉、味觉、听觉、视觉……皮肤是生命最具灵性的部分,除了母亲的抚触,让孩子的皮肤可以尽早亲近大自然的阳光、风、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