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的变化及其与脑CT值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963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实质CT值的相关性,并分析它们与临床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程度,探索HIE发病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9例新生儿HIE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中FN的含量;采用西门子欢星型螺旋CT扫描机进行头颅CT平扫,测定脑实质CT值;并分析其与临床分度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关系。其中49例HIE分为轻度组9例,中度组34例,重度组6例。并以20例足月早期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为吸入性肺炎和咽下综合征患者。 结果:HIE急性期血清FN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患者急性期水平明显低于恢复期水平(P<0.05),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脑实质CT值HIE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明显低于中、轻度组。血清FN水平与脑实质CT值之间呈正相关。 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血清FN水平和CT值测定对HIE病情分度及判断脑实质损伤程度及预后估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角膜新生血管周围间质微环境与新生血管生长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 方法 (一)研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时周围间质微环境的改变 1
多种人类疾病都有微血管病变的参与,但是微血管病变在肾脏病中的作用却少有关注。既往对人类疾病和动物模型的研究证明,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氧和营养成份运输到肾小管、间质的障
目的:1) 研究缺血后处理是否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 初步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
【目的】以烟曲霉内转录间隔区(ITSD)为靶序列,筛选烟曲霉菌特异性的引物对,应用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RPA)技术建立快速检测烟曲霉的新方法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