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调剧是广西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种之一,但是关于彩调剧的研究较少。首先彩调剧的研究者不多,仅有部分专家和少数彩调剧从业人员。另外,现有的研究多是对彩调剧形成发展、彩调剧形态现状以及彩调剧知名艺人生平、著作等进行整体讲述记录,针对单个彩调剧区域特色如桂林、宜山的彩调剧或彩调剧的单个艺术特征,都是对彩调剧本身构成要素以及其本体历史的论述,缺乏整体的、系统的研究,缺乏彩调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分析,从文化生态学出发来对彩调剧进行研究的成果几乎为零。随着现代化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高速发展,当下彩调剧没有逃离传统戏剧文化“没落”的局势,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失衡甚至缺失而导致社会、文化与人不能和谐相处,进而导致以人为核心的戏曲艺术一一彩调剧发展失衡。20世纪中后期,“生态化”的重要意义被再度发现,文化生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学研究也开始走进了生态学时代。在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研究彩调剧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契合现实要求,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旨由此生发。本论文立足彩调剧史实文本资料,通过收集和分析彩调剧相关资料,梳理彩调剧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走访彩调剧团和彩调剧研究艺术家等田野调查的方式,呈现彩调剧的现状;结合戏剧戏曲学、人类学、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彩调剧的生态变迁和现状。本论文分为三大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彩调剧风貌的文化生态进行呈现,整体把握彩调剧,分析总结其形成的文化生态机制,并论述彩调剧的构成生态,研究彩调剧的三大区域构成及其内部构成元素。第二章是对彩调剧当代生态变迁的汇总分析,首先从时间上对当代彩调剧变迁进行梳理,其次论述彩调变迁产生的两种形态:失衡和适应,并研究其失衡原因和适应的方式,探索彩调剧当代发展的诉求。第三章分析彩调剧生态堪忧的现状以及危机根源;第四章论述了目前对彩调剧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这些保护措施下一些文化生态反思。总之,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研究彩调剧既符合时代诉求,又为彩调剧的发展传承提供新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