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历史梳理及当代应用——以武陵山片区(湖南)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lusions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作为“三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之一,一直是一个世界性共同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以及反贫困的探索,马克思深刻揭示出:只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这一思想在世界反贫困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我国当代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与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在扶贫与反贫工作中取得过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然而,贫困问题仍是当前我国的一个突出难题。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贫困具体实际的差异性,各地区都在以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扶贫方针政策为导向的基础上,探索各种符合地方实际的扶贫反贫策略。  武陵山区作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区之一(2011年11月29日公布《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其贫困与反贫困问题具有典型性。论文以武陵山区(湖南境内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历史梳理、武陵山片区(湖南)反贫困历程及现状分析、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思想指导下的武陵山片区(湖南)反贫困基本思路三个方面展开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具体化与应用化研究。论文在反贫困对策上,从理论扶贫、思想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政策扶贫、产业扶贫以及救济扶贫七个维度提出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扶贫策略,体现当代贫困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体现当代扶贫与反贫工作需要多学科、多视域予以共同发力,这为湖南省武陵山区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也为其他连片特困区的扶贫反贫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域名的概念、特征及法律性质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得出了域名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客体,并构建了域名权人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接着,文章分析概括了域名纠纷的各种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有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最近的这次从2001年至今又十多年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中长期的含义为2010至2020年,因此,这场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1995年起在我国的部分省市开始出现,如今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发展与现状来看,其为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