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网GIS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5948259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优化环境、预防治理灾害的作用及价值远高于其他生态系统。其价值评估不仅是自然保护区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554),选择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以2004年的TM影像和2013年资源三号多光谱影像两个时相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通过ENVI4.8、ArcGIS10.0和Fragstats3.3等相关软件,从斑块类别尺度和景观尺度定量分析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空间格网作为基本表达单元,构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指标体系,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地研究在较高精度下小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并剖析其在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从整体上说林地和冰雪裸岩是研究区的主要景观,且优势度大。2013年较2004年林地、灌丛、疏林、建设用地面积下降,冰雪、裸岩、草地、水体面积上升。各斑块类型破碎度均不同程度上升,而研究区七个沟区中,除扎如沟外,其余沟区的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均增加,其中扎如沟超过丹祖沟成为斑块形状复杂程度最高的沟区,则査洼沟、藏马龙里沟、日则沟、普吉龙里沟和丹祖沟的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格局趋于合理,而扎如沟和树正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  2013年较2004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了663557.08万元。林地和灌丛、疏林提供的ESV减少,而草地、冰雪裸岩和水体提供的ESV增加。2004和2013年研究区6种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高低排序为林地>灌丛、疏林>冰雪裸岩>水体>草地>建筑用地。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维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水文调节>气候调节>保持土壤>原材料生产>提供美学景观>废物处理>食品生产。研究区七个沟区中总价值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则查洼沟>扎如沟>日则沟>树正沟>丹祖沟>藏马龙里沟>普吉龙里沟。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空间分布不均匀。价值总量增加最大的格网单元主要分布在树正沟西北部、日则沟中部和树正沟、则查洼沟交界处;价值总量降低最大的格网单元主要分布在树正沟东南部、扎如沟西南部。2013年较2004年研究区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价值量均下降,各沟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则查洼沟的ESV下降最多,普吉龙里沟下降的最少,其变化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树正沟>丹祖沟>普吉龙里沟>则查洼沟>扎如沟>日则沟。
其他文献
在Windows Vista的问世和双核CPU的引领下的计算机软硬技术的不断提高的形势下,越来越迫切地需要GIS在三维可视化领域全面拓展,面对Google Earth的强烈冲击,人们缩放地球仪的
学位
煤炭城市是以煤炭资源开采和初加工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在新中国建立工业体系和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煤炭城市提供了大量煤炭原料,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带动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