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抒发感情,体会人类精神文明生活。随着音乐教育不断发展,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也在逐渐完善。要求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起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尊重每位学生的身心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审美为核心,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要深层次的挖掘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学习音乐的效率,以达到学生“愿学”、“乐学”、“爱学”的目的。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具体内容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也就依赖于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是否有效。因此,本论文对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音乐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绪论、正文与结语。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次阐述有效教学的定义,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概念及特征,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新课标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等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第三章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首先是对吴忠市三中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了解,其次分析影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第四章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笔者分别从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教学评价策略、课堂管理策略这四方面针对三中教学的现状提出一些假设性的教学策略。第五章是“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这一章主要对第四章假设性提出的有效性教学策略的理论进行检测。实验的对象为笔者曾经担任实习教师的初中——吴忠市第三中学八年级(10)班和八年级(14)班,将(10班)作为控制班,(14)班作为实验班,运用控制变量法,对(14)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后,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分别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实施有效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兴趣越发浓厚,态度更加积极。学生们主动、有效的学习知识,学习效率明显提升。最后对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与反思,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