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任务型教学在外语教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纲制定者、语言教育学家、教师培训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对其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性研究,成果丰厚。然而,虽然任务型方法已被纳入了许多中小学的英语教学大纲中,但其实施程度究竟如何却如谜团般众说纷纭。该研究在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的指导下展开,是其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小学英语课程和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下的一个子课题,即研究和比较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俄国、巴西、日本、韩国和法国在内的七个国家和地区的高中英语教材活动的复杂度。此项研究采取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首先,此项研究的对象为七个国家和地区的高中英语教材,为了测量教材内每一项英语教学活动的复杂度,笔者采用了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设计的教学活动设计认知水平分析框架(简称打分工具)进行打分工作。在此之前,研究团队邀请了173位受试者参与问卷调查以验证打分工具的有效性。随后,177位打分老师使用已验证有效的打分表,对十套教材中的所有教学活动(共计9645题)进行了复杂度的打分,并对这些题目进行了分类:FOF.FOFs和COMP,分别代表有明确交际目的和意义的教学活动、只关注语言形式的教学活动和以理解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收集的数据采取排序一致性的方法进行验证,不合格的数据进行重新打分。最后,构成了十套教材对应的十组数据,每一组数据都包括三种类型的活动在每套教材中所占的数量总和及复杂度打分的量化结果。基于对教学活动复杂度的量化分析结果,该项研究对于七个国家及地区的每套高中英语教材所蕴含的教学活动编写思路和设计原则展开了定性分析,此项分析不考虑教学活动实施的具体情况、学习者的个人能力与情感态度以及教师的教学处理方式等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每一套教材中,认知要求最高的教学活动(即FOF)在所有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最小,而FOFs则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形式。以此推断,在所研究的七个国家和地区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形式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研究对于诸多大纲中推崇的交际教学法,尤其是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两种教学法在所研究的教材中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事实上研究发现,所比较的大多数国家将主题为主的语言教学法、功能一结构相结合的教学法当作编写英语教材的首要指导原则,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践行了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采取多种大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外语教育政策上的走向,意在引导外语教师反思自身对于三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并为教材编写者和英语教学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