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对光照自主选择的偏好性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照是影响蛋鸡生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生产中已形成的光照制度,对保障蛋鸡全年均衡生产和产蛋潜力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蛋鸡产业所应用的光照程序适合高效产蛋的要求,至于其能否满足蛋鸡的自然需求尚不明确。自然状态下,动物具有选择最利于其生存繁衍并可使其自身福利最大化的生存环境的本能。只有从动物自身角度出发,让其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才能真正了解动物的需求,因此研究蛋鸡对光照的偏好性,了解蛋鸡的光照需求,不仅有理论层面的发现,同时对提高生产和动物福利也具有指导价值。本文以集约化生产中常用蛋鸡品种海兰W-36为研究对象,创新设计了一套用于鸡的自主光环境偏好性选择系统(光隧道),并对该系统的数据提取方法和采样间隔选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蛋鸡对光照度(<]、5、15、30、100 lux)的偏好性选择的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首创了一套适用于蛋鸡的自主光环境偏好性选择系统——光隧道,可进行5种不同光照环境的偏好性测试,并配备有行为检测系统和采食自动记录系统,5个隔间除光照环境不同之外,其内部的设施及其他环境调控均匀一致。光隧道系统光密闭性良好,操作方便,保证动物行为能够在不受外界条件的干扰的条件下自由的表达,为各种光照环境因子的偏好性测试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推出了一种适用于偏好性选择试验的蛋鸡行为自动识别的算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与时间。经验证,该计算的准确率高达98%。蛋鸡偏好性行的自动识别算法为今后蛋鸡光照偏好性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和实验基础。(3)蛋鸡行为量化结果的准确性受采样间隔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持续时间较长的行为,采样间隔≤30min时结果可信;对于持续时间较短的行为,采用瞬间采样的方式,采样间隔≤60 s时,结果可信;采用时间采样方式,采样间隔≤30 min时,结果可信。(4)W36蛋鸡对不同光照度(<1、5、15、30、1001ux)的偏好性不同,总体讲蛋鸡偏好较暗的光照度,对光照和黑暗的总计时间分配为14L:10D。详情如下,在14h的光照时间内,蛋鸡在不同光照度下的分配时间分别为5 lux下6.4h(45.4%),15 lux下3.1h(22.2%),30 lux下3.0h(22.1%),100 lux下1.5 h(10.4%)。蛋鸡对光照和黑暗(<1 lux)分配是间歇性的分配在一天中的每个小时之中,黑暗的平均分配时间为25.0±0.4min/h。光照期间,食槽光照度为30lux时,蛋鸡偏好在5 lux的隔间中采食,采食量为28.4g只-,占总采食量的32.5%。蛋鸡在黑暗(<1 lux)下的采食量为24.8 g只-,占总采食量的28.4%。蛋鸡偏好在较暗的光照度<1 lux下产蛋,产蛋比率为总产蛋量的61.9%。
其他文献
本文对金宝的超滤机AK200us机器自检过程中出现的一特殊故障和原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它不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目前为止,抗生素依然是治疗奶牛乳腺炎的主要
目的 通过对医疗疗效的评价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运用Ridit分析法评价医院疗效质量。结果 1996-2000这5年的疗效质量较好,其中1996年疗效质量在最近10年中最好;2002
良好的区域环境能助推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创设一个多元的、科学的区域游戏环境,需要我们“察言观色”(察——观察、判断;言——讨论、评价;观——解读研究;色——品鉴成效),
在随机误差不服从正态分布的问题中,最小一乘估计的统计性能优于最小二乘估计;另外,最小一乘估计的稳健性更强。因此提出了基于最小一乘估计和遗传算法进行背景预测的红外弱小目
【正】 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人口问题,也有相应的人口思想。在丰富的人口思想中,哪一种思想是其主流思想,这种主流思想发生过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与影响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