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笔记小说中的谶纬故事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uyuwe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谶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对谶纬与笔记小说的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谶纬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与文学内涵。以明代笔记小说中的谶纬故事为例,本文从叙事艺术、人物形象以及思想内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文章绪论部分对“谶纬”、“笔记小说”的概念及研究文本的范围作了界定,并对笔记小说、谶纬与小说的研究成果加以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此作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第一章纵向梳理谶纬、历代笔记小说与谶纬的发展。谶纬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兴盛于汉光武时。魏晋至隋唐,遭到官方的禁毁,在民间则以术数的形式流传。宋代,官方力排之,及至元明清时期,谶纬因学者的整理和研究复兴。纵观谶纬的发展与历史遭际,谶纬之学在官方层面呈现出由精神信仰转向学理探究的局面,在民间则因自身的神秘色彩获得民众的信仰而流传下来。各个时期的笔记小说因为谶纬题材的融入,在艺术手法、思想内容上都呈现出其时代特征。谶纬在汉魏笔记小说中表现的特征是对历史事件的单纯记录。唐代,文人“有意为小说”的意识萌芽,在艺术创作上追求文笔华艳,情节婉转动人,具有浓郁文学特点的作品大量出现,此时的谶纬笔记小说也颇具文学色彩。宋元以后,文人理性思辨意识高涨,谶纬笔记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议论色彩,文学色彩较为淡薄。至明代,谶纬有机地融合于笔记小说的文学建构中,并成为后来清代小说构建小说意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章对谶纬在明代笔记小说中存在的不同状态进行分类及分析。论者从载体形式上,将谶纬分为语谶、碑谶、谣谶、诗谶、梦谶;从显现形态上,将谶纬分为感生、异貌、灾异、祥瑞;从活动的方式,将谶纬分为扶箕、风水、占卜、相术、测字、星占。通过上述分类,论者发现谶纬在明代笔记小说中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一是在小说文本中谶纬形式多样、使用多元;二是使用人员体现出平民化的特征;三是谶纬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四是人们对谶纬的认知趋于理性。这些特征的出现是明代城市经济发达后生产方式多元化的表现,也是市民的日常生活进入文学创作的表达。第三章着重分析明代笔记小说中谶纬故事的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明代笔记小说谶纬故事的书写中,作者借助谶纬的知识体系和叙事思维,结合笔记小说的文体特征,验证了杨义先生所说的结构之道与结构之技的结合。谶纬故事的三种结构在书写的过程中体现了其叙事特征的演进,以片段为中心表现谶纬主题的结构是谶纬叙述的简短而相对完整的故事范型,代表了叙事文本中最初的简单的以“预言——应验”为基础理路的书写方式;以事件为中心表现谶纬主题的结构相比其他两种更易突出故事的主题,且强调了谶纬这一题材在明代时期已成为作者思想观念的表达这一事实。以人物为中心表现谶纬主题的结构在谶纬故事的书写上相比前两种结构,不仅准确表达了故事的主题,而且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其叙事范式已较成熟。谶纬故事的时空建构中,重在结合“笔记小说”与“谶纬”两者的特征,将历史时间与日常空间相结合以增强具有“史传性质”的笔记小说描写日常生活及普通人物的真实性,模糊时间与梦幻空间相结合则重在突出“谶纬”这一知识体系所具有的的梦幻色彩及奇幻叙事的特征。谶纬故事是文人的书写,人物在文人的笔下各具风彩,但都没有逃脱作者“据见闻实录”的初衷,真实成为他们人物形象描写的统一准则。皇帝形象有笃信谶纬的世代积累型,也有理性的新兴型。术士形象多样且各具特点,成为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主人公,文士形象兼具美好和丑恶,官员则颇具神性,但他们的塑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充当了统治者道德宣扬的传声筒。第四章结合谶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及思想流变,对谶纬在笔记小说中呈现出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谶纬思想由汉代官方确立并获得文人群体的极大关注,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及文化影响延绵至清。其具体呈现形态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唐前官方政治中的“神文主义”与由宋开启的人文思潮下的理性格局。谶纬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神秘色彩从政治视野转向民间术数,与之相应的谶纬笔记小说,则见证了这一思想文化的演变。笔记小说中思想内涵也大体可分为“神文主义”与人文意识,从宋代开掘的人文意识在明代得以延续和深化,开始关注人之命运、人之价值与尊严等问题,这一主题的关注与深化,为其后清代谶纬小说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底蕴。谶纬故事从汉魏发展至明代,文本叙述形态由简单的史录记载到逸闻志怪,最终完成与文学叙述的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题材。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由神权政治转变为关注个体的人生命运,渗透着对人之命运、人之价值与尊严等问题的思考,两者对其后的清代谶纬小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推进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对长沙火车南站怀旧广场保留的各种怀旧构件的分析和理解,阐述了如何在设计中对特殊地域的文化精神和人文特色进行诠释,以充分反映场地的场所精神。
空间划分与组合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基本手法,是古典园林空间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整体划分与组合特征入手,分析了古典园林空间划分与组合的4种结
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及淮北地区气候特点,介绍了选用良种、整地施肥、抢时播种、化学除草、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麦茬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生产上借鉴。
根据对中国网络贷款用户的调查,分析了2014年中国网民在贷款方面的行为特点和发展现状,涉及最常使用的贷款渠道、申请贷款的主要用途、网民申请贷款的地域分布等方面,列举了
从疫病、行情、技术、销售、生产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养殖业面临的困境和出现的问题,分析了其内因和外因,并指出了养殖业的出路。
个人信息权是信息社会中自然人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个人信息侵权行为具有特殊性。非国家机关对个人信息的侵权行为应该采用过错推定原则。个人信息侵权
<正>慢性腰痛是长期反复发作的以腰部疼痛为特征之疾病。现代医学包括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炎等,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之范畴。笔者在排除求诊者患有腰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类进化保守、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miRNA是以RNA形式发挥生物学功能的单链短分子,通过与靶mRNA结合,抑制目标基因翻译或
概述了我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农机市场的现状,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